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中华经典古籍库》是大型古籍整理本数据库,收录了中华书局及其他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提供便捷的阅读、查询、文献征引等服务。目前该产品已推出镜像版、网络版、微信版三个版本, 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华经典古籍库》(网络版)隶属于“籍合网”,是“籍合网”旗下的众多数据库产品之一。
资源数量与特色
《中华经典古籍库》计划每年推出一期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已完成十期数据加工,总计8175余种图书,约 25亿字。其中,前三期数据资源全部为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从第四期开始收入其他出版社的优质资源。合作出版社包括凤凰出版社、巴蜀书社、齐鲁书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20 余家。内容收录的资源涵盖经、史、子、集各部,包含二十四史、通鉴、新编诸子集成、十三经清人注疏、史料笔记丛刊、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佛教典籍选刊等经典系列,资源保留了图书完整的前言、注释、校勘等整理成果,数据准确,内容权威。
《中华经典古籍库》提供了丰富的古籍数字化阅读、检索服务以及文史研究必备的辅助工具,特别提供了文本数据与原书图像的对照功能,并能自动生成包含页码信息的引用格式,省去了核对纸书的麻烦。在数据制作的过程中,更进行了额外的数字化编辑工作,修正了原书中的一些错误,对每一个标准字符集外的古籍用字一一进行了处理,保证了这些生僻字在计算机上能够被检索和显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华经典古籍库》的数据质量相较纸书更优。
功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