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金属丝电爆炸
铜丝
物理特性
沉积能量
Boltzmann方法
摘要:
传统含能材料爆炸,危险性高,并且伴随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生成,对环境污染大,并且含能材料还受到相关部门的管制。然而金属丝电爆炸技术,是一种有效、可控性好、绿色安全的爆破手段。金属丝电爆炸目前还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是其应用前景大,可以在各种极端环境下进行爆炸,有望在未来替代传统炸药。国内外学者对金属丝电爆炸进行了很多研究,缺乏低温环境以及金属丝电爆炸平均电子温度的计算方式。本文选择铜丝进行电爆炸试验,通过改变铜丝的几何特性和外界环境对铜丝的电爆炸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部分:
(1)阐述金属丝电爆炸的概念和整个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通过电压图像对四个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了其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同时介绍了选用铜丝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本文中使用的电爆炸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并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纹影实验对铜丝电爆炸过程中的图像进行采集,分析电爆炸过程中的铜丝径向膨胀速度,和各个状态铜丝的变化,并结合装丝装置中小线圈信号得出铜丝电爆炸先有正极和负极开始逐渐向中间发展的,而且正极更加剧烈。
(3)通过改变铜丝直径和外界环境气压进行铜丝电爆炸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知随着气压的增加,金属丝的所需击穿电压将升高,电流在击穿瞬间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击穿时电阻呈上升趋势,通过估算可知金属丝单个原子沉积能量也将增加。此外,气压相同时,随着丝径的增加,金属丝的所需击穿电压降低,电流在击穿瞬间下降幅度增大,击穿电阻随之减小。
(4)选用直径0.05 mm和0.1 mm的铜丝通过改变丝阵数进行丝阵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脉冲电流爬升速率基本保持一致,脉冲电流峰值增大,脉冲电流下降速度变快后趋于平缓,击穿电压降低,击穿时刻电阻降低;随着丝阵增加,汽化阶段能量占比在系统能量足够时保持稳定,在系统能量不足时,液化阶段能量占比增加,超过汽化阶段。对比0.05 mm四丝丝阵和0.1 mm单丝,相同质量时通过增加放电通道,使得脉冲电流爬升速率升高,脉冲电流峰值增大,脉冲电流下降速度变快,击穿时延延迟,击穿电压降低,击穿时刻电阻降低,沉积能量显著增加。
(5)选用0.05 mm的铜丝在液氮环境中进行丝阵电爆炸实验,分析结果得知对比常温环境,低温状态下电爆炸到达电流峰值时间延滞,低温环境击穿时延远大于常温下,低温状态下击穿时刻电阻更低低温下铜丝总能量高于常温下总能量,低温状态下熔融阶段能量大于常温状态,常温下汽化阶段和液化阶段沉积能量都大于低温环境。
(6)通过发射光谱仪对铜丝电爆炸激发的光谱进行研究,结合Boltzmann方法得到电爆炸过程中的电子平均温度。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气压增加,光辐射强度增加,电爆炸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降低,温度范围约9670~10561 K。
图[34]表[8]参[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