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微波破乳
离子液体
Zeta电位
界面张力
数学模型
摘要:
项目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无机盐”辅助微波可以显著提高含油污水的除油率,当“无机盐”作用于含聚污水时,使聚合物形成絮团,造成水的二次污染,而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易回收的液态“有机盐”可以避免聚合物絮凝。鉴于此,本研究提出离子液体辅助微波破乳的方法,对离子液体与微波协同破乳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按照油田采出水中聚合物的含量制备了O/W型乳状液,并对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室内单独微波、离子液体和微波-离子液体分别对含聚污水乳状液进行破乳实验,并计算除油率,以此探究其破乳规律。同时测量含聚污水乳状液破乳前后的zeta电位、原油和含有离子液体的活性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分析微波、离子液体的破乳机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了温度分布规律数值解,解释了离子液体、微波“热效应”与除油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单独微波对含聚污水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并不理想,其最高除油率仅为34.95%。制备的含聚污水乳状液的电位为-55.2m V,微波破乳后的电位为-54.3m V,表明微波辐射不能显著降低含聚污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也没有较好的破乳效果。2.单独离子液体破乳,阴离子为溴离子,破乳除油率随阳离子烷基链长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说明离子液体的破乳除油率并不是随着烷基链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当烷基链为1-癸基-3-甲基时,除油率最低为24.57%,而当烷基链为1-十六烷基-3-甲基时,破乳除油率最高达到91.12%,此时zeta电位值从-55.2m V降低到-2.53m V;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全浓度实验条件下,随着浓度的升高,除油率先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在1.25mmol/L时,达到最高破乳除油率88.30%,此时zeta电位值最低为-1.54m V,说明单独长链烷基离子液体能提高除油率,并显著降低含聚污水乳状液的zeta电位,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3.在微波辐射参数为600W,45s,离子液体浓度为1.224mmol/L时,破乳除油率为92.42%,相比于浓度为1.25mmol/L为单独离子液体破乳时只提高了1.3%,说明微波与离子液体共同破乳时,除油率与单独离子液体除油率相近,没有明显的正协同作用。4.当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加入后,油水界面张力值从0.1713m N/m降低到0.0288m N/m,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表明长烷基链离子液体具有很强的界面活性,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5.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结果表明,含聚污水乳状液的损耗因子随加入离子液体浓度升高而减小;微波辐射时,有离子液体比没有离子液体的温度低,破乳除油率没有提高,解释了离子液体作用下微波的“热效应”对含聚污水乳状液的破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