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裂隙灰岩
冻融循环
物理特性
力学特性
劣化机理
摘要:
本文以川藏线沿线寒区工程为背景,灰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预制裂隙的方法,设置了0°、15°、30°、45°、60°、75°、90°等7组不同倾角裂隙灰岩试件,并以1组完整灰岩试件作为对照,首先通过查阅资料、预实验等方法确定了冻融循环试验参数,然后通过冻融条件下的物理力学试验,结合冻融损伤力学、冻土学、岩石力学等理论分析,系统研究含裂隙灰岩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特性变化及劣化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冻融循环试验后裂隙灰岩的质量、吸水率等物理性质的分析,发现裂隙灰岩的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速率不同,质量损失率在40~60次冻融循环后的增长速率快于20~40次和60~80次,吸水率则相反,并因此定义了冻融循环作用下裂隙灰岩的两个劣化阶段:孔隙发育阶段和物质剥落阶段。(2)为探究裂隙灰岩经冻融循环后的物理特性劣化特征,对试件的剥落和新孔隙形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岩石冻融循环后新形成的开口孔隙率表示岩石孔隙劣化特征,实现了动态描述单个试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所新形成的开口孔隙,避免了吸水率只能通过对比不同试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吸水情况来描述整体变化情况的不足。通过对裂隙灰岩试件表观劣化特征分析,发现裂隙灰岩在裂隙尖端和试件的端面出现由外向内、由浅到深的层进式剥落现象,并将其定义为冻融循环导致的灰岩局部层进式劣化机理。(3)通过对冻融循环试验后裂隙灰岩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抗冻性系数等力学参数的分析,发现预制裂隙对灰岩试件强度的影响大于冻融循环作用,冻融循环作用对裂隙灰岩试件新孔隙的形成作用大于预制裂隙,且预制裂隙的存在会促进冻融循环对裂隙灰岩新孔隙的形成。试件的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减小,裂隙对试件强度参数的影响大于变形参数,冻融循环作用对试件变形参数的影响大于强度参数。本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裂隙灰岩试件的抗冻性系数R任然大于0.75,表明本次试验所用试件抗冻性较好。(4)为探究裂隙灰岩经冻融循环后的力学特性劣化特征,对裂隙灰岩力学参数的劣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各力学参数的劣化度和阶段劣化度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第一、第二冻融循环阶段,劣化影响序列为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峰值强度,第三、第四冻融循环阶段,劣化影响序列为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峰值强度。然后根据体积膨胀理论和水迁移原理对裂隙灰岩冻融循环后力学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冻胀力犹如在岩体内部进行循环加载,最终使裂隙灰岩力学参数出现劣化。最后运用宏观损伤力学方法,推导了本次试验灰岩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损伤劣化方程,并用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