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纳米液滴
声诺维
Definity
物理特性
纳米液滴
声诺维
Definity
机械指数
声强
摘要:
第一部分 纳米液滴的制备及物理特性的探究
目的
制备声诺维及Definity纳米液滴,并评估其粒径大小及表面电荷等物理特性。
方法
1.纳米液滴的制备:取出一支未开封的声诺维,按照商品使用说明书制备声诺维微泡(Sonovue microbubble,LMB)原液,并使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成10%LMB,盖上橡胶盖。从4摄氏度冰箱取出一支未开封Definity,恢复至室温,使用 VIALMIX?震荡 45 秒激活 Definity,形成 Definity 微泡(Definity microbubble,DMB)原液,并稀释成10%DMB,盖上橡胶盖。从-20摄氏度的冰箱中取一瓶无水乙醇倒入50ml量筒,将10%LMB及10%DMB浸入含无水乙醇量筒的液面以下,冷却3分钟。取出冷却的注射器擦干,连接于压力传感器与夹枪之间。注射器夹枪加压后调节压力至注射器内白色微泡消失后停止加压,取下注射器,将制备好的微泡(microbubble,MB)及纳米液滴(nanodroplets,ND)置入冰盒备用。
2.物理特性的探究:使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测量声诺维及Definity微泡纳米液滴的粒径和Zeta电荷,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3.统计学方法:采用Shapiro-Wilk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版本26.0,SPSS ***,Illinois,USA)进行。
结果
声诺维纳米液滴(Sonovue nanodroplets,LND)粒径为 182.5±78.2nm,而Definity 纳米液滴(Definity nanodroplets,DND)粒径为 83.5±38.1nm,两者粒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LND的Zeta电荷为-12.8±11.1mV,DND的Zeta电荷为-1.6±4.0mV,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声诺维及Definity纳米液滴,并探究了其物理特性,为下一步探究ND介导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 基于体外循环模拟装置系统探究ND介导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参数优化
目的
完成体外循环模拟装置系统的搭建,并基于此系统探究ND介导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参数优化。
方法
将制备好的MB及ND注入体外循环模拟装置,溶解于20ml/min流速的0.9%氯化钠溶液中,以模拟MB及ND在体内循环,采用诊断经胸超声换能器(1.3MHz中心频率,3.4MHz接收频率,3ms脉冲待续时间),采集超声造影剂在不同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下的成像,并用QLAB软件分析声场中不同区域的声强(acousticintensity,AI)。采用Shapiro-Wilk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Bonferroni多重比较法;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GraphPad Prism 8 及 SPSS 软件(版本 26.0,SPSS ***,Illinois,USA)进行。
结果
1.从超声图像上可直观地发现,LMB及DMB在低MI(MI=0.2或0.4)时均表现出较高的AI,并且随着MI的增加而降低。此外还可发现,在较高MI(MI=1.0或1.4)时,MB在区域1和2的AI比其他区域强。
2.在56-Hz-FR成像中,LMB及DMB在低MI时均表现出较高的AIs,并且随着MI的增加而降低(P<0.005)。在每一个区域内,LMB及DMB在不同MI下的A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5)。尤其是将MI=0.4和1.4时的AI相比可发现,无论是LMB还是DMB,在4个区域内两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
3.在56-Hz-FR成像中,MI=1.2或1.4时,LMB及DMB在区域1和2的AI最大。并且当MI=1.4时,除了区域1和2之间的AI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区域的AI进行比较时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5)。
4.在56-Hz-FR成像中,MI较高时,ND才产生明显的视觉对比,并且AI随着MI的增加而增强(P<0.005)。在每一个区域内,LND及DND在不同机械指数(MI=0.2,1.0,1.4)下AI总体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尤其是将MI=0.2和1.4时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