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核桃仁
热辐射
物理特性
种皮去除机理
传热模型
摘要:
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树种、油料树种和生态树种,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四种坚果之一。目前,我国在核桃种植面积、年产量及核桃油产量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核桃各个环节的加工问题日益凸显。核桃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采摘、青皮去除、烘干、脱壳、核桃仁种皮去除等系列操作,然而这些环节并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尤其是核桃仁种皮去除,国内的核桃仁种皮去除加工多采用碱液浸泡的方法,存在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并且加工后核桃仁存在碱液残留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高温热辐射干法去皮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核桃仁种皮去除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是相关研究较为匮乏,因此高温热辐射干法去皮机理、相关装置研发和核桃仁温度场预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对核桃仁种皮去除机理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并设计研发了高温热辐射核桃仁种皮去除装置。基于此,对装置去皮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建立了核桃仁三维传热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目前核桃加工生产环节中核桃仁种皮去除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核桃仁去皮工艺、不同去皮工艺对核桃仁品质的影响,得出了核桃仁干法去除种皮方法替代传统的碱液去除种皮法有巨大潜力;综述了热辐射作用机理及种皮去除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温热辐射核桃仁种皮去除的研究课题。
(2)研制了高温热辐射核桃仁种皮去除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上辐射发射器与物料承载台动力传动升降系统(Ⅰ)、上辐射发射器与下辐射发射器(Ⅱ)、物料承载台(Ⅲ)和温度控制系统(Ⅳ)组成,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对传动升降系统进行了强度校核。工作时,利用核桃仁/种皮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基于匹配吸收理论实现种皮快速升温膨胀实现核桃仁种皮分离。
(3)分析了核桃仁的物料特性,测量了核桃仁外形尺寸、平均重量和含水量的物理参数;通过穿刺实验研究了种皮破裂力与破裂距离;基于核桃仁物理特性的研究结果通过解析法研究了核桃仁种皮去除机理得出了种皮破裂的临界温度;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和SEM对热辐射前后核桃仁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
(4)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开发了一种快速计算核桃仁种皮表面积的方法,建立了种皮表面积预测模型,实现了核桃仁种皮去除率的量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热辐射核桃仁种皮去除的最佳工艺参数,设计了核桃油提取的工艺路线并组装了相应的提取装置,提取了新鲜、碱液去皮和热辐射去皮三种工况下的核桃油,并通过拉曼光谱对三种核桃油品质进行了表征。
(5)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了不同粒径核桃仁的几何模型,并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模拟了核桃仁的填充过程,为后续高温热辐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分析了核桃仁传热机制,建立了核桃仁表面辐射换热公式,考虑了不同表面微元到发射器的视角因子、角度因素、发射率和吸收率,得出了核桃仁表面的净辐射通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核桃仁三维传热模型,可视化了核桃仁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