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面板钢筋施工
钢筋网片运输台车
结构优化
Midas
应力分析
变形分析
摘要:
面板堆石坝具有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广泛应用。面板是面板堆石坝的重要防渗结构,一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板施工中传统钢筋制安方法主要为载重汽车运送钢筋至坝顶,卷扬机及运料小车多次少量运输半成品钢筋由坝顶至待安装仓面,工人在斜坡面仓内进行钢筋绑扎、焊接作业。该施工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已不符合高强度高质量的施工需求,面板钢筋工厂化预制、机械化施工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而钢筋网片的整体机械化运输安装是其中重要一环。
论文针对钢筋网片机械化运输安装问题,设计研发了新型运输台车,实现了网片起吊提升,台车平面自行、坡面牵引,网片精准就位安装等功能,结合台车在平面、坡面运行的复杂工况,采用Midas Civil软件,开展了钢筋网片运输台车结构安全分析和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针对面板钢筋网片运输安装的功能需求和实际工作工况,研发了新型钢筋网片运输台车,该台车主要由台车主桁架、台车驱动行走机构、网片调整装置、电气平台等组成,实现了网片起吊提升,台车平面自行、坡面牵引,网片精准就位安装等功能。台车配置驱动轮实现在坝顶平面行走的功能,通过坝顶设置的卷扬机牵引及台车行走轮调整实现斜面运行的功能。桁架梁上搭载网片调整装置,其中竖向液压油缸用于钢筋网片提升及网片倾斜度调整,横向液压油缸用于调整网片横向定位。钢筋网片间通过冷挤压套筒方式连接,保证钢筋网片高精度安装。
(2)结合工程现场研制的钢筋网片预制平台,设计钢筋网片运输台车平面桁架尺寸为14m*6.4m,按照钢筋网片吊点需求及油缸布置,根据钢筋网片运输台车在坝顶平面和坝坡坡面运行的两种工况,分析其主要荷载包括双层钢筋网片自重、油缸自重、操作平台自重等,按照钢结构设计理论,假设主次梁为独立结构,进行主、次梁受力分析,设计了台车桁架梁系截面I32a主梁方案。
(3)台车结构属超静定结构,结构和受力情况较为复杂,通过CAD及Midas Civil软件,建立钢筋网片运输台车三维模型,考虑两种荷载组合,对钢筋网片运输台车进行结构安全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I32a主梁方案,结构最大变形量35.7mm超出规范要求,最大应力262N/mm2超出Q235钢材设计允许强度。
(4)根据结构应力变形有限元分析成果,提出两种结构优化方案:1)HW25主梁方案;2)I45a主梁方案。针对两种优化方案分别开展结构应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HW25主梁方案,结构最大变形量为57.2mm超出规范要求,结构最大应力超出Q235允许强度265N/mm2;I45a主梁方案,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满足规范要求,最大应力148N/mm2满足Q235允许强度要求,且有一定的结构设计富裕度。
(5)结合上述方案结构安全分析的应力变形计算结果,并从台车轻量化角度考虑,在HW25主梁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截面尺寸,优化调整得到HW30主梁方案: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结构横梁、纵梁最大变形量分别为27.4mm、4.3mm,均满足规范要求,最大应力148N/mm2满足Q235钢材设计允许强度要求。考虑结构自重较轻,最终采纳此方案进行台车制作加工。
(6)论文研发设计的钢筋网片运输台车已在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中成功应用,形成了网片工厂化预制、分段整体拼装的新工艺,实现斜坡仓号钢筋安全、精准、快速全机械化作业。该施工方法较传统施工工艺降低了坡面钢筋制安难度,提高了钢筋制安质量合格率,保证了钢筋网片接头施工质量;缩短钢筋现场焊接、绑扎所需时间,提升钢筋制安施工效率20~30%;降低工人投入,有效保证了面板钢筋施工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