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叠片联轴器
应力分析
参数化
软件
强度安全预测
摘要:
叠片联轴器作为旋转机械的主要传动机构,主要由法兰盘、中间轴、叠片组和螺栓组件等零件组成,用于联结两轴传递扭矩和功率,适用于高转速、位移补偿大的传动机械中,如汽车发动机传动,航空螺旋桨传动,舰艇水下传动等,且叠片联轴器具有高强度,传递扭矩大,轴不对中承受能力强,性价比高等特殊优点。叠片联轴器属于弹性联轴器的一种,其叠片组由一定数量的相同形状的金属膜片组成,叠片组作为联轴器的关键性工作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还能够适用于两轴之间存在相对位移的工况,对其进行强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针对于叠片联轴器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多种复杂工况(例如高温高压、大扭矩、高转速等)下,需要确保叠片联轴器的安全可靠,因此需要大量的分析计算;二是叠片联轴器结构复杂,各部件之间的接触摩擦较多,具有非线性特性,分析计算较为困难,成本较高。在针对于叠片联轴器强度方面的研究中,首先是缺少通用性较高的分析模型来满足多型号膜片的分析需求,其次是单层膜片的强度分析均忽略了多片之间的接触作用,且目前对叠片联轴器的强度研究多采用材料力学法和有限元法,耗时费力,效率较低。因此本文针对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研究目标:第一是提高通用性,寻求多类型膜片的参数化计算方法,建立参数控制与计算结果可视化一体化输出系统;第二是提高准确性,建立综合工况下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各个因素对其强度的影响规律;第三是提高效率,引入数字孪生理念,建立叠片联轴器的安全预测模型,替代传统材料力学法与有限元法。本文以叠片联轴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载荷分析建立材料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其应力特性与规律,为叠片联轴器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以膜片为例提出了一种参数化有限元计算软件的设计方法,并基于数字孪生实现了叠片联轴器的强度安全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针对叠片联轴器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材料力学的方法建立其在扭矩、轴向位移、角向位移和离心力下的力学模型。针对四种类型的膜片:圆环式、多边式、关节式和梅花式,采用APDL命令语言建立其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将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参数化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选取的样本点误差范围在10%以内。通过研究膜片的类型、厚度以及不同载荷对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得到结论:在同一载荷下关节式和梅花式膜片最大等效应力较小;膜片的厚度增加能够提高联轴器传扭能力,但对相对位移的补偿能力有所降低;扭矩、轴向位移、角向位移和离心力四种载荷的增加都会使膜片的最大等效应力增大。(2)基于有限元法对叠片联轴器进行了更加深入且全面的研究,给出符合实际工况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考虑了螺栓预紧力,膜片之间的摩擦作用以及各个零件之间的接触作用。在综合工况下,研究了扭矩、相对位移、螺栓预紧力和摩擦因数变化对叠片联轴器应力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在综合载荷下,叠片组各层膜片的最大应力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控制单一载荷扭矩、相对位移的增大,叠片组的应力也随之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螺栓预紧水平能够减小膜片的轴向与径向变形;降低膜片表面粗糙度能够有效减小叠片组的应力水平。(3)使用Python语言与APDL语言开发了一款膜片参数化有限元计算软件,可以实现参数的修改与传递,有限元计算与结果可视化,报告打印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参数化有限元建模与计算的效率,提供了一种参数化有限元计算软件的设计方法。(4)将数字孪生方法引入到叠片联轴器的强度分析中,提出了叠片联轴器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方法,实现膜片应力的实时预测与可视化,为叠片联轴器的安全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