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GH4738
氧化层
氧化行为
应力
循环氧化
摘要: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卓越的拉伸、持久、疲劳等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发电等领域。恶劣的服役环境会导致高温合金氧化严重,强烈消耗合金强化元素,使之产生微裂纹,从而削弱其力学性能,缩短使用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的耐高温氧化性能,研究其氧化行为,探讨氧化机理对于发展制备高温合金新技术、延长材料和装备服役寿命、减少氧化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GH4738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等温氧化实验、循环氧化实验和应力条件下的氧化实验,观察三种不同条件下GH4738合金的氧化行为。以GH4738合金服役温度为参考,选择750℃、850℃和950℃三个温度进行等温氧化实验和循环氧化实验,选择750℃和850℃两个温度开展应力氧化实验。运用Deform设计高通量试样以模拟试样相同条件下不同部位承受不同的应力。运用重量增加法、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氧化后的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氧化动力学曲线、氧化层表面及截面的形貌、相组成等结果,深入探讨了不同温度、应力、循环氧化条件下氧化膜的形成和生长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研究GH4738合金在750℃、850℃和950℃等温氧化条件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GH4738合金在750℃和850℃属于完全抗氧化级,在950℃属于抗氧化级。GH4738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氧化时间越长,氧化层越厚;氧化温度越高,氧化产物种类增多。随着氧化温度升高,氧化层厚度不断增加,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当氧化温度为750℃时,氧化层只有一层,主要由Cr2O3和Ti O2组成;无内氧化的现象。当氧化温度为850℃时,氧化层分为三层:最外层主要由Ti O2组成,次外层主要成分是Cr2O3和Ti O2,内扩散层中氧化物主要是Al2O3和Ti O2。当氧化温度升至950℃时,氧化层结构主要分为四层:最外层主要成分是Ti O2,次外层主要成分是Cr2O3和Ti O2,次内层主要是Ni Cr2O4和Ti O2,内扩散层中氧化物主要是Al2O3和Ti O2。
(2)研究GH4738合金在750℃、850℃和950℃循环氧化实验过程中的氧化行为。从氧化动力学曲线上可以看出,三个不同温度的样品在循环氧化过程中没有出现减重的现象,说明抗剥落性能较好,氧化层与基体结合牢固。750℃下样品表面Ti氧化物增多,导致氧化膜致密性变差,从而出现轻微内氧化的现象。同温度下,循环氧化后氧化层厚度比等温氧化薄,可能是由于温度周期性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引起氧化层产生微裂纹或者剥落,导致氧化层厚度减薄。等温氧化后Ti O2主要分布在晶界上,而循环氧化后Ti O2主要分布于晶界上和晶界内。这是由于温度周期性变化增加了合金元素的扩散速率,并且产生了热应力,会导致氧化钛不仅出现在晶界上,也在晶内应力集中区域形成。
(3)研究GH4738合金在750℃和850℃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行为。设计制备高通量拉伸式样使其不同部位同时承受不同的应力,以此提高实验效率,节省成本。结果表明,200 MPa以下外部应力的施加可以提高GH4738的抗氧化性能。在200 MPa以内,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氧化层变得更薄、更致密、更完整,且内部氧化减少。从氧化层截面元素分布可以看出,应力状态下得到的氧化层结构更加复杂,750℃外氧化层产物由Cr2O3转变为Cr/Ti为主的混合氧化物;在应力作用下出现了内扩散层,氧化物主要为Al2O3。850℃外氧化层产物由Ti O2-富Cr Ti氧化物转变为Ti O2-富Cr Ti-富Ni Cr Ti氧化物;内扩散层从Al/Ti为主的氧化物转变为Al2O3。GH4738合金随着拉应力的增大,元素的扩散速率和位错增加,促进保护性Cr2O3层的快速形成,有效抑制了Ti元素向外扩散,导致Ti在金属基体与氧化层界面富集,改变了GH4738的氧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