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杨堃
民族学
民族识别
民族调查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摘要:
杨堃是近代中国民族学研究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也是中国民族学发展进程中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对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特别是有关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多有贡献。此外,他的学术成果对今天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三大体系”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对已故民族学家杨堃坎坷的学术生平及著述进行研究,笔者试图以杨堃先生的学术生平为核心,以时代变革为切口,以民族学的整体发展状况为维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发展水平为衡量标准,结合杨堃先生的著述,厘清他的民族学研究成果,学习并继承杨堃先生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有助于梳理中国民族学理论构建和中华民族谱系构建的历史进程。本文大致从五个部分论述。首先,杨堃学术生平及其著述概述,感悟杨堃坎坷人生中的学术坚守。第二部分,初涉中国民族学阶段。巴黎留学期间,杨堃初识民族学研究领域的伟岸与壮阔,受法国民族学的理论熏陶,坚定了民族学研究的信念。而后归国,杨堃辗转多所大学传道授业,同时进行中国民族学本土化方面的研究,力求将法国民族学转化为适应中国土壤的民族学。这一阶段,杨堃踌躇满志,研究重点是中国民族学本土化的相关问题,此时,对于中国民族学的理解及国情的把握相对薄弱。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初步探索阶段。杨堃转至云南大学任教,并进行民族学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工作。杨堃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浸礼,参加了民族识别及社会历史调查工作,为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脉络及生存条件做了不容小觑的贡献。这一阶段,杨堃坚定不移地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成熟阶段。改革开放后,杨堃调回北京,将五十余年的学术成果汇编成册,并出版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研究著述。他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进行阐释,同时提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研究重点是民族学发展史及相关理论,并多次强调实地调查是研究民族学的重中之重,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存、生活状态。这一阶段,杨堃主要是将自己50年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他独到的学术观点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学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则重点概括了杨堃的学术特点,并介绍了时人和后来学者对他的客观评价,以便展现杨堃在20世纪中国民族学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通过对杨堃著述的分析和研究,感受杨堃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中国民族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杨堃在当时创作的著述,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治学特点。他在民族学上的观点直至今日仍被众多学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