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考古发掘
潮湿环境
临时固型材料
定量化
性能检测
摘要:
我国文物存量很大,随着考古发掘要求不断提高,大量破损、脆弱、易碎文物以及相关遗迹等都需要完整保护,这对文物保护技术和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脆弱文物完整提取至实验室这一过程成为脆弱文物及相关信息保护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合理选择临时固型材料是提高现场保护效果的关键。传统临时固型材料是石膏、聚氨酯等现场成型材料,这类临时固型材料存在体量大、施工周期长、安全性不确定等问题。近几年来,一类革命性的挥发性临时固型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发掘现场文物的提取,例如薄荷醇、环十二烷等。这些挥发性固型材料能以液态施工,在完成加固、提取、搬迁之后,在修复场所可以自动全部挥发掉,完全不影响文物的原结构。挥发性临时固型材料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提取的效率和修复的完好率。但是,挥发性材料能否应用于潮湿的考古发掘现场?它们在不同环境和文物材质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如何?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或更优异的固型材料?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应用基础研究。本工作选用薄荷醇、香豆素、乙基麦芽酚、吐纳麝香、环十二烷、二十烷、十六醇、乳酸薄荷酯共八种低熔点挥发性香料或化学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以一定粒径的不同干湿度的石英砂、良渚土颗粒、栎木粉、果木碳粉作为潮湿环境的脆弱遗迹模拟介质。从材料的工作性能、施工工艺和对文物的安全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表征了最佳熔融温度、提取质量及渗透深度、加固砂强度、失效速律、收缩率、皱缩现象、一次浇注与三次浇注强度变化等七个实验参数。综合分析表明在潮湿环境下:薄荷醇具有较好的加固强度,但渗透性仍需加强;乳酸薄荷酯、吐纳麝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但是抗压强度较低;环十二烷与香豆素具有良好的加固强度,但渗透性较差。为改善潮湿环境下挥发性临时固型材料的提取性能,本论文在纯组分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固型材料复配的可行性。发现香豆素与吐纳麝香以质量1:1混合具有较高的加固强度和渗透能力,其应用优势在比较高的现场环境温度下。薄荷醇按质量比9:1掺杂乳酸薄荷酯或吐纳麝香可降低混合物的共熔点,为潮湿低温环境的临时加固提供了新配方。潮湿环境考古现场情况复杂,本工作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使用或复配使用挥发性临时固型材料提供了实验数据和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