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梳篦
分布范围
类型学
梳篦文化与古代社会
摘要:
在历代的考古发现中,梳篦并不罕见,可大众们对待这类物品的看法,仍保持着当代人对普通梳子先入为主的认识上,对于与梳篦相关的文化不仅缺少足够认知,也没有深究的动力,与梳篦相关的研究著作及论文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商周至秦汉时期梳篦虽不如唐代梳篦精美奢华,但仍有其专属的时代特色。从现有的梳篦发掘材料出发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是本文的关键。总的来说,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发掘报告中出现的梳篦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商周至秦汉时期各时代梳篦分布地域有何变化。选取各时代的代表梳篦进行分析,用类型学方法对梳篦的材质、造型进行研究。最终论文的落脚点是从考古材料出发,透过微观事物来认知当时的文化审美与风俗习惯。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回顾梳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阐明本文选取商周至秦汉时期梳篦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梳篦概念及历史探源。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分析,一是对历代典籍和出土文献中出现过的与“梳”相关的字符进行梳理,使我们对复杂多样的梳篦称谓有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明确“梳”、“篦”与“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是对史前时期梳篦出土状况作简单介绍,了解梳篦的起源。史前时期梳篦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且不是人人都能佩戴,在这个时期可能是身份的象征。第三章,商周至秦汉时期梳篦的考古发现与分布范围。主要从考古报告中收集到的梳篦材料入手,对各时期梳篦的考古发现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以求对梳篦空间分布范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简要探析分布范围的变化过程。根据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不同,笔者又将其分三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为初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为快速发展期,而秦汉时期为渐趋成熟期。这三个阶段的梳篦在空间分布范围上不断的扩大,从集中某一地区到广泛分布全国,数量上也是由少及多。第四章,商周至秦汉时期梳篦的分类研究。首先根据材质不同将梳篦分成骨牙角类、青铜类、玉石类、木竹类,明确商周至秦汉时期的梳篦总体来讲以何种材质居多,每种材质的梳篦主要流行于何时。其次,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梳篦型式进行划分,明确不同形制梳篦各自的流行时代和分布地区。通过两方面细致的分类研究,最终从宏观角度掌握商周至秦汉时期梳篦在造型和材质上的演变。第五章,古代社会的梳篦文化研究。在梳篦考古材料的基础上,研究更深层次的梳篦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与文化。主要探讨四个方面内容:梳篦与墓主人社会等级有何关联,梳篦在不同性别上的应用有何不同,商周至秦汉时期梳篦的纹饰变化以及所反映的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梳篦在古代的使用情况和用途。透物见人,梳篦早已不单单是梳理的工具,还代表了文明的象征。第六章,结语。简要总结本文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