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甘孜藏族民居
地域适应性
类型学
热环境测试
民居设计
摘要:
甘孜州康东区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角,当地气候条件恶劣,地形复杂多变,经济发展落后。该地区藏族民居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面临诸多困境:在民居形式上出现了地域传承问题,产生了大量功能不适宜、形式不伦不类的建筑;在营建技术上,缺乏对生态经验的挖掘,民居构建与落后的技术、日渐稀缺的传统材料矛盾突出;在建筑文化上,民居传承忽视藏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地域符号流失严重。如何结合康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在众多矛盾中寻求建筑与地域的和谐发展,在传承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适宜的民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相关调研、民居测绘、热环境测试为基础,采用类型学方法对当地民居形制规律、空间构成、立面形态、营建技术等建筑特征进行分析和提炼,总结民居的地域适应规律和适应性策略,探寻其对特定自然环境的表达及人文地域性的体现。首先,从甘孜州康东区藏族民居现状入手,整理康东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宗教文化、人文风俗等客观地域条件,分析其对民居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掌握藏族民居地域特色流失、功能空间混杂、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并定性定量的分析了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欠佳,采暖设施严重不足等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当地藏民的切身需求。其次,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对康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1个民居样本进行研究,从规划选址、平面形制、立面造型、营建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方面分析建筑的地域适应性规律;并用当地特有的建筑语汇,从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两方面提出藏族民居地域适应性策略。最后,基于民居适应性策略,遵从藏民切实需求,以传承地域文化、发扬地域精神为原则,提出6个适应于不同经济结构和自然环境的民居设计方案;并对当地民居建筑的发展及地域传承进行前瞻性的探讨,探寻民居发展的新方向,传承和发扬优秀地域文化,为地域民居建筑研究和藏族民居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