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周时期
周式方鼎
类型学
器用功能
造型装饰
摘要:
周式方鼎特指方鼎中四隅及底边较圆润者,一般呈口小底大状,产生于周初,西周中期后绝迹,本文故称之。该器形制特征突出,富有时代特点,在西周早期的铜器组合中颇为引人注目。通过对周式方鼎的研究,不仅可以补充方鼎的研究体系,也可以促进商末周初与西周早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铜器的研究进程,对了解当时的社会转型与思想变化起到一定作用。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解释周式方鼎的命名缘由,介绍前人的研究概况以及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周式方鼎的类型学分析与分期。首先搜集与整理出土与传世周式方鼎,以器物的制作时代与器形特征进行类型学分析。按照耳部形态不同分为两型,其中A型鼎又分为两亚型,各分两式,B型鼎分作四式。其次,按照器形演变将其分为两期四组,包含西周早期与西周中期两个阶段。第三部分,在墓葬中的组合与器用情况。整理探究周式方鼎墓中的器物组合,分别对器物摆放、组合关系、使用人群进行讨论,从而推断周式方鼎在礼器中的地位及其使用情境与使用条件,并依之研析周式方鼎的器用功能。第四部分,周式方鼎的造型与装饰。周式方鼎的造型和装饰是其艺术性的主要体现。方圆、曲直与对称的设计手法,不仅凸显周式方鼎的造型工艺,也暗含周人的制器理念。周式方鼎的平面纹饰在种类与布局上与商末方鼎存在差异,蕴含着西周的时代风格。浮雕兽首与盖钮的设计,使得方鼎更具立体感与实用性,彰显时人“一器两用”的制器思想。第五部分,周式方鼎的区域特征与传播。周式方鼎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辽宁以及湖北等地区,数量上以陕西与山西为最。在结合周式方鼎的形制特征与分期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区域的器物特征,推断出周式方鼎由关中及中原地区向四周扩散的传播路线。并讨论了周式方鼎在传播中的媒介作用及传播各区域的地方特点。第六部分,周式方鼎的起源与消亡原因之考索。分析周式方鼎在形制上对商代方鼎与四足提梁亚址卣的借鉴,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社会背景与时代因素。另外,还讨论了周式方鼎与青铜盨的联系及周式方鼎消亡之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