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江西
六朝墓葬
类型学
文化因素
摘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地区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六朝墓葬,这些墓葬构成了江西六朝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西地区的六朝墓葬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正文共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江西地区六朝墓的发现发掘情况、学术史概况以及创新之处。本文第一章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并结合一些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资料,对江西地区六朝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研究。在墓葬形制方面,鉴于江西地区现发现的六朝墓葬基本都是砖室墓,同时又有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砖的柱墓的存在,将江西六朝的砖室墓分为了无砖柱墓和砖柱墓两大类。其中无砖柱墓葬数量较少,且集中出现在六朝早期,根据墓室数量的多少分为了双室墓和单室墓两大类。又根据有无甬道、过道、耳室的差异分出若干型与亚型。砖柱墓的数量相较于无砖柱墓更为丰富,根据墓室数量的多少分为多室墓、双室墓和单室墓三个大类。在此基础上依据平面整体形制的差异分型,同一型中又以各个墓室形状差异分出亚型。最后再根据砖柱设置位置的不同分出各式。随葬品方面,青瓷器是江西六朝墓葬随葬品中的绝对主流,因而本文在发掘出的青瓷器中选定了罐、盘、盘口壶、唾壶、鸡首壶作为典型器型进行了类型学分析。从青瓷器的演变规律中可看出与墓葬形制的演变具有一致性,为墓葬的分期提供了依据。第二章依据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的变化将江西地区六朝墓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墓葬形制上较为多样化,砖柱墓砖柱数量较少,无砖柱墓形制各异,且数量与砖柱墓不相上下;随葬品方面依然保留了不少东汉遗风。第二期墓葬形制变得单一,基本为长方形砖柱墓;砖柱设置的数量较上一期有所增加,随葬品风格上开始受到长江下游地区的显著影响。第三期墓葬中主要是长方形墓和凸字形墓,砖柱数量继续增加;随葬品依然具有长江下游地区的风格,但质量有所下降。第四期墓葬形制又变得多样起来,并列双室墓,多组并列砖柱墓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随葬品方面,诸如一些下腹外撇青瓷器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江西地区的随葬品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风格。接下来通过将各期墓葬形制与随葬品与江西以及周边地区纪年墓葬的对比,得出了各期的年代推断,分别为东吴至西晋早期、西晋中后期、东晋时期和南朝时期。第三章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江西地区六朝墓葬进行了分析。得出江西地区的六朝墓葬主要受到本土文化因素影响,同时也有受到一些其他地区墓葬文化的影响:两晋时期的随葬品受到建康地区的显著影响,而东吴时期和南朝时期的部分墓葬有明显的湖北地区墓葬风格,南朝时期一些墓葬和随葬品则具有福建和两广地区的风格。接下来本章还对江西六朝墓面貌的成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因北方战乱等因素,有着大量的人口迁入,而这些人口迁出地的部分墓葬文化传统也因此被带入了江西。此外,因为江西地区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不仅在这一时期有不少朝中要员任职于江西,江西本地的世家大族也迅速崛起,他们都有可能建造属于自己的大型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