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无锡顾氏
凤光桥支
顾奎光
文献
文学
摘要:
无锡作为人文渊薮之地,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崇文重教的社会文化风气,催生了一批具有家族特色的文化世家,其中以顾奎光为中心的顾氏家族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文化活力。顾氏家族能够在无锡成为闻名遐迩的望族,更多依靠的是世代文化的传承与积累。清代无锡书院林立,形成向学的浓厚氛围,同时印刷业极其发达,推动了顾氏家族藏书风气的形成,丰富的藏书资源对家族后辈的读书研学大有裨益。家族以德为重的祖训与清正廉洁的家风,又不断砥砺顾氏家族后辈奋力前进。顾氏家族成员开展了众多文献著述活动,包括编选经书和笺注诗文、为友人的著述作序和人物传记、家族成员之间进行诗词上的唱和等,这些学术活动都极大促进了顾氏家族的文化发展。作为家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人物,顾奎光能够继承家族学术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传播,同时又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对家族文学大力开拓,在纷繁的文学竞争中,开辟出独具特色的双溪诗和双溪词,总汇成《顾双溪集》,享誉于世。顾奎光诗选材广博,多关注民生状态,具有一定的写实意味,其中记叙出游之作多表现其情怀与心境,诗中营造的诗境给人以清远之感。顾奎光作词能跳脱出浙西词派“句琢字炼”的创作传统,以“羁旅飘泊”为基调,抒写湘西的自然风景和自己漂泊异地的真切感受,并运用典故和叠加意象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不同的词境,将抒情转入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无限绵长中,给人一种“清逸明快”之感。顾奎光作为家族文化的引导者对家族的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长子顾敏恒延续了父亲顾奎光“诗本性情”的作诗风格,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志趣意向寄寓诗中,其诗作给人以“清新”之感;其长孙顾翰深受顾奎光词的影响,在《拜石山房词钞》的众多山水纪游词中常拟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形成自己清新脱俗的风格,与其祖父顾奎光“清逸明快”的词风颇为相像。从姻亲的视角看,顾奎光在顾氏家族和杨氏家族的联结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顾奎光颇为赏识杨鸿观的学识修养,主动将自己的妹妹嫁于杨鸿观,进一步加固了原有的姻亲关系。还在杨鸿观危难之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并用文化沟通的方式将两家联合起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其影响下,顾奎光后辈与杨氏家族后辈通过密切的诗词唱和活动开拓出家族发展的新局面,双方不仅能够彼此启发,还能够推陈出新,联结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人群体,进一步丰富了顾氏家族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