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痼疾
文献
整理研究
摘要:
目的:以文献为线索,通过对古今文献所记载的肺痼疾的概念、病因、分类、症状、治疗系统挖掘,加深对肺痼疾的认识,研究不同时期在理论和临床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为今后病案回顾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主要运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历代医家对肺痼疾的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文献学的方法系统搜集整理古今肺痼疾的文献资料,尤其对古代医家的研究概况做重点深入的整理,并详细分析历代医家对肺痼疾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不同认识特点,进而探讨肺痼疾的演变规律。利用数据统计方面主要对研究中出现的药物使用频次和频率分析方法,根据各类药物出现频率的高低来分析历代医家用药特点。结果:整理不同时期有关肺痼疾的文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后,得到以下结果。从文献角度:1.对病因的认识趋于全面;2.对病机的阐述不断完善;3.在治疗思路上逐渐深化;4.治疗方法逐渐丰富。从统计角度:1.按药物的使用频数降次排序分类,排在前二十五位的药物分别是:沙棘、天竺黄、荜茇、甘草、茵陈、葡萄干、木香、橐吾、香附、红花、藜芦、肉桂、栀子、北沙参、拳参、飞廉、光明盐、川楝子、豆蔻、石榴、土木香、山柰、小白蒿、碱花、石菖蒲等。2.按药性依次为:凉性药物占44%,温性药物占28%,平性药物占16%,热性药物占12%,未见寒性药物。3.按药味依次为:苦味为主的药物占31%,甘味为主的药物占25%,辛味为主的药物占21%,涩味为主的药物占13%,咸味为主的药物占6%,酸味为主的药物占4%。4.按药效分类,调胃火、止咳袪痰、清热、祛巴达干的药物为最常见。结论:古籍文献中肺痼疾的认识不断深化,其中最早记载于肺痼疾的古籍为《医药月帝》,最早使用辩证施治的古籍为《蓝琉璃》,最系统记载肺痼疾的古籍为《哲对宁诺尔》。历代医家治疗肺痼疾以凉性、苦味药物为主,以调胃火、止咳袪痰、清热、祛巴达干为主要原则,其中沙棘、天竺黄、荜茇、甘草、茵陈是最常用的核心药物。通过本研究,加深了古今医学家对肺痼疾的认识,探寻了肺痼疾的演变规律及历代医家的用药特点,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