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癜风
数据挖掘
文献
证素
证素组合
摘要:
目的:通过对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的检索、归纳及整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白癜风的古代、现代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古今白癜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特点,总结白癜风病证病机特点,为今后建立以证素为核心的中医辨证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借鉴。
方法:通过《中华医典》光盘5.0和图书馆,进行检索和收录古籍中有关白癜风的病因病机论述的文献资料,检索和收录现代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于200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近20年发表的白癜风临床研究的文献资料,参照《证素辨证学》中53项通用证素作为提取标准,对文献资料进行病位、病性证素提取,对获得的数据资料经规范化处理后录入Excel表,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白癜风的病位、病性证素分布及其组合规律。
结果:1.古籍文献共纳入1 6条条文,出自11部著作。古籍文献中明确记录且与白癜风症状纳入标准相符的病名有5个,分别为:白癜、白癜风、白驳、白驳风、白癜疯。共提取病位证素5个,病性证素5个,病位证素按照频数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病位证素按照频数分布依次为肌肤、肺、表、脾、肝,病性证素按照频数分布依次为外风、热、气滞、血瘀、动风。将10个证素聚类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肌肤,外风;第二大类为:肺、气滞、血瘀、热;第三大类为动风、表、肝、脾,结合文献内容可将其归纳为3个证型:①风邪犯肤,气血不和型;②风热蕴肤,肺脾不利;③肝风搏肤,气血不和型。2.现代文献共纳入148篇,提取33种证型,累计报告频次284次,报告病例15718例,报告频次与病例数涉及均大于5%的证型为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共提取证素29个,其中病位证素10个,其中频次>5%的依次为肝、肾、脾、经络,病性证素19个,其中频次>5%的依次为血虚、气滞、血瘀、精亏;证素组合形式共5种,以两种证素组合最为多见,3个以上复杂证素占比相对较少。将频次大于1%的证素进行聚类得到三大类:第一大类为病位证素:肝、肾;第二大类为血虚、气滞、血瘀、精亏;第三大类可细分为四小类:①脾、胃、气虚、阳虚;②经络;③肌肤、外风、湿、热;④血热、动风、阴虚。
结论:对古今文献研究结果分析,总结出古代医家们认为的白癜风病位主要在肌肤、肺、表、脾、肝,病性多以外风、热、气滞、血瘀、动风为主,根据证素聚类分析可将其归纳为3种证型:①风邪犯肤,气血不和型;②风热蕴肤,肺脾不利;③肝风搏肤,气血不和型。现代临床研究中,白癜风最常见的病位在肝、肾、脾、经络,最常见的病性为血虚、气滞、血瘀、精亏,组合形式以2~4种证素组合为主,以2种证素组合最为多见。将频次大于1%的证素进行聚类得到三大类:第一大类为病位证素:肝、肾;第二大类为血虚、气滞、血瘀、精亏;第三大类可细分为四小类:①脾、胃、气虚、阳虚;②经络;③肌肤、外风、湿、热;④血热、动风、阴虚。白癜风古代文献中证素与现代临床研究中提取的证素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对白癜风的认识以外因为主,核心证素外风、肌肤分别居于首位,而现代临床中白癜风以内因多见,核心证素为肝、肾、血虚、精亏、气滞、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