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初學記
子部
文獻
異文
摘要:
《初學記》是唐玄宗時敕令徐堅等人編纂的一部官修類書,共二十四部,三十卷,體例精細,引書富足。前人對它的評價較高,與《藝文類聚》等書並稱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也是目前存留較完整的唐代類書之一。引文保留的宋以前文獻具有研究價值,是校勘、1佚、文字、文獻研究重要的研究對象。
本文以《初學記》中引用的子部文獻作為研究對象,全面整理了《初學記》引子部文獻內容。因論文主要考察文字流變及語言變遷,所以1錄引文中的異文材料是重中之重。目前善本《初學記》是中華書局1962年司義祖點校本,所以论文以此為底本,以《中國基本古籍庫》中的各影印本為校本,同時參考現在已經出版的各子書點校本、1佚本,整理出《初學記》引子部文獻的異文。
论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緒論主要分析了論文的選題緣由,回顧過往研究成果,確定論文的研究對象以及究方法。
第一章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論述《初學記》的體例、作用以及版本,對《初學記》的基本情況做一個較為全面的介紹。第二部分聚焦子部,子部文獻的分類歷來就有龐雜且不定的問題,所以在確定《初學記》所引子部範圍之前有必要對子部的源流發展進行梳理回顧,從而確定本文子部文獻的大致分類。
第二章是《初學記》引子部文獻產生的異文的研究,按照字形、語音、詞義三個方面,以具體實例的方式做詳細的考證分析。
第三章探討《初學記》引子部文獻存在的不足,揭示其在引子部文獻時存在的)、脫、衍、倒等問題。類書徵引文獻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或者意改等問題,所以要辯證地看待類書引文,不迴避引文產生的種種問題,科學地考證,思辨地對待。
第四章揭示《初學記》引子部文獻異文研究的意義。主要論述《初學記》引子部文獻在糾謬、1佚、補正辭典等方面的價值。儘管它存在種種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是作為類書,廣徵文獻、保存典籍亦是它熠熠生輝的地方,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初學記》引子部文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