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
大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这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碎片化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需求,而大单元教学模式以其系统性和综合性,成为了支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核心概念和技能的有效途径。由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导致一线教师对其理解不足、设计能力有限、缺乏主动性,加之缺乏成熟的评价机制和可借鉴的教学案例,使得大单元教学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同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如学时安排紧张、教学内容繁杂多样、学生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等,也给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随着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普及,为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数字资源数量众多,结构杂乱,且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程度不高,导致其针对性和支持性不足,这也是当前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探讨了数字资源如何支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进行了具体课程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包括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态度和实践情况,以及数字资源的运用状况,得出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例如,教师对于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和探究主动性不强,教师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环节把握不足,对大单元教学效果缺乏系统性的评价体系,数字教学资源应用有限等等。
(2)设计了一个数字资源支持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在明确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即:梳理概念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实施问题驱动、设计互动教学活动以及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3)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进行了大单元教学体系设计。依据以上教学设计框架,首先明确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如学生主体原则、内容整合性原则、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原则以及数字资源利用原则等;其次,设计构建了一个涵盖多方面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体系,包括梳理概念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实施问题驱动、设计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系侧重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展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合教学设计和理论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学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实践,如算法基础、程序实现和算法应用,并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方面对大单元教学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在考试成绩、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可见,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本文对数字资源支持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际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本研究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科目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经验借鉴,为当代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