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音乐干预
幼儿
被动退缩
社会交往
单一被试实验
摘要:
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是指个体游离于群体之外,经常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独处行为,是值得关注的幼儿问题行为。被动退缩(passive withdrawal)是社会退缩的重要亚型之一,是指有较强社交动机的幼儿由于社交技能不足而导致的退缩。被动退缩幼儿会更多受到的同伴拒绝或忽视,有更多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及更消极的自我认知。可见对被动退缩幼儿开展干预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音乐干预能够促进幼儿的师幼交往及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并产生较好的迁移效应。因此本研究利用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对被动退缩幼儿进行干预,以减少其退缩行为、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本研究在H市一所混龄式幼儿园通过教师提名、问卷评分和量表观察的方式选择了7名被动退缩幼儿,并从中随机选取4名幼儿作为干预组(小班和大班各1名、中班2名),其余3名幼儿作为对照组。音乐干预以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方式展开,以尽可能增加被试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机会为设计原则。具体干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班幼儿参与的集体活动,另一种是个别幼儿和研究被试一起参与的小组活动。整体干预采用单一被试法的A-B-C(基线期1周-干预期5周-追踪期1周)实验设计,干预期每周开展集体和小组活动各两次,每次时长15-20分钟。在干预目标行为上以《儿童游戏行为观察量表》中的交谈、游戏及独处行为作为被试退缩行为变化的指标,以《看护环境评定量表》中的师幼互动、积极同伴互动、消极行为作为社会交往能力的指标。比较干预前后的个案幼儿退缩水平,并对干预的目标行为进行C统计和目视分析,结果发现:(1)干预后4名个案幼儿的交谈和游戏行为明显增加,独处行为减少,总体退缩水平下降;(2)个案幼儿的社会交往行为干预效果显著,其师幼互动、积极同伴互动均明显增加,消极行为显著降低,但不同个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3)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对个案幼儿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的干预效果不同,集体活动对促进师幼互动更有效,小组活动对同伴互动的干预效果更佳;(4)干预后,相较对照组幼儿,干预组幼儿的退缩得分更低,交谈和游戏行为、师幼及同伴互动行为更多。研究得到以下三个结论:(1)混龄环境下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干预能有效改善被动退缩幼儿的退缩行为、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且干预效果具有持续性;(2)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对被动退缩幼儿同伴交往和师幼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有差别。其中,集体活动能显著提升幼儿的师幼交往能力,小组活动对改善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效果更好;(3)不同个案的干预效果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在音乐活动中改善幼儿被动退缩提出三条建议:(1)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被动退缩幼儿的活动参与度;(2)积极促成幼儿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及同伴互动;(3)根据幼儿退缩行为表现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