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随迁老人
社会交往
小组工作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定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年老的父母已不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他们出于照顾子女、孙辈、家庭团聚和养老等因素,跟随子女进入城市生活,成为随迁老人。从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社区,巨大的习惯和文化差异,加上消极心态、错误观念和较少的外部支持,他们似乎与这里格格不入,很难融入当地的社区生活,而这之中的社会交往问题则是其在融入城市社区生活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尤为重要且最为直接的挑战。经过短暂的新鲜期后,随迁老人会逐渐发现,随着移居生活的进行,自己原有的农村社交关系逐渐淡化,而新的社交网络却迟迟难以建立,如此就易形成较为严重的社会交往困境。笔者十分关注随迁老人的社会交往问题,并希望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开展实务研究。在前期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郑州市G社区的随迁老人展开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最终对30名随迁老人完成了问卷调查,对其中的部分老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笔者从社交对象、社交方式、社交内容、社交范围、社区活动参与和社交改善意愿6个维度对随迁老人的人际交往现状予以呈现。在总结其社交需求的基础上,笔者以舒茨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交流分析理论为指导,从该社区选出11名随迁老人作为服务对象,运用小组工作方法,采用互助学习型模式进行干预,协助小组的成员学习有关社交技巧,促进随迁老人间的互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摆脱社交困境。而后,对小组工作进行的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证明互助学习型小组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会交往问题可行且有效,引入的舒茨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交流分析理论对小组工作指导作用显著。最后,对社会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交困境的方法选择进行讨论,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从政府、社工机构支持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合理建议,以便更好服务于随迁老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