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挑花
用户研究
衍生品设计
摘要:
黄梅挑花在民间刺绣中属挑花、补花及绣花等类别,是鄂、赣、皖三省广泛传播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黄梅挑花其针法特殊,针走单面,以单面为“挑”,双面则为“刺”,在挑花挑制过程中,采用直接挑制,并在最终完成效果上,对原布料进行强化,使挑花与布料效果能够更好的呈现。但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黄梅挑花技艺在我国仍处在代代相传阶段,传承与传播的方式太过单一,极大地影响了黄梅挑花保护与传承。为促进黄梅挑花这一民间手工艺传承和发展,满足今天人们的需要,本文以黄梅挑花刺绣作为全文的研究对象,以用户研究为出发点,提取黄梅挑花元素,把黄梅挑花这一刺绣元素包含的美好意蕴,融入衍生品设计之中,使黄梅挑花刺绣这一衍生产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对黄梅县一带黄梅挑花的实际调查,对黄梅挑花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本文从用户研究的角度出发,阐明了黄梅挑花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发展的新思路。通过调研、网上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洞察用户需求,记录了用户他们在生活中对衍生产品提出的要求和痛点,通过对黄梅挑花符号化衍生品的运用,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仅使黄梅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成为可能,而且是我们认识黄梅挑花的文化媒介。与此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理解用户的需求,让设计实践成为传播的媒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用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建构了黄梅挑花使用者深层需求模型,这对于黄梅挑花文化传播有很大指导意义,实现了由原来的非物质文化不能传承、流传的境界向与时俱进的非物质文化过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挑花为研究对象,以用户研究为出发点,撷取了黄梅挑花的传承意义,通过对用户的调研,把黄梅挑花的符号纳入到衍生品设计之中,满足用户的需求,对黄梅挑花创新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使黄梅挑花类衍生品的设计成为适应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