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受教育程度
社会流动
代际职业流动
摘要:
受教育程度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代际职业流动性不仅反映了社会中机会开放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机会平等状况。已有研究发现,社会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与其受教育程度具有相关性。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传递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道德价值观,个体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如何在社会中与他人互动,从而形成对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的理解,打破阶层固化。教育是社会经济地位在代际间传递的主要渠道,是超越父母社会地位的最重要的社会机制,通过绩效原则为每一个人提供实现社会流动的平等机会。教育也是各阶层提升能力、拓宽社会阶层上升机会的强大工具。教育承载着促进社会流动、保证社会公平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是个体向上流动的重要阶梯,往往被寄予突破阶层壁垒、提升社会地位的厚望。为此有必要从学理出发,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现实条件下研究受教育程度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
本文主要运用2021、2018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考察受教育程度对代际职业流动的影响。即,在对不同流动状况下各职业阶层的受教育程度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mlogit模型对受教育程度与代际间职业流动的关联性展开研究,并从城市与乡村、不同出生世代、不同区域的角度探讨受教育程度对代际职业流动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
第一,职业阶层的代际流动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具体而言,与其他职业相比,以农民为代表的体力劳动者群体在代际职业流动方面的灵活性相对较低,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剧了该群体内部职业继承的普遍性。专业技术人员群体和高级管理者群体的代际流动效应突出。农民职业群体的职业继承现象说明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相对稳定,农民家庭的经济地位也通常稳定,反映出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第二,受教育程度在解释代际职业流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子女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及其教育层次的提升,被视为促进代际职业流动性向上发展的重要机制,此举不仅能显著增强子代攀升社会经济阶梯的潜能,而且对于阻止或减少代际职业下降趋势亦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随着教育等级的提高,个体都有机会实现代际间的向上流动。教育不仅在城市环境中,也在乡村环境中,为个体提供机会实现代际间向上流动。
针对上述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现实条件,本文提出建议: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教育资源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构建透明、公平的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和动态平衡性;加强导向教育,帮助学生更早地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机会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