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碘
盐类
体制改革
摘要:
目的了解盐业体制改革后甘肃省食用盐销售情况,为完善碘缺乏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甘肃省11个市(州)下辖县(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和农村,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将每个市(州)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各抽取1个县(区),每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向各抽取5~10个不同规模的食用盐销售网点,采用调查问卷调查其近6个月内所售食用盐的数量、类型、价格及碘缺乏病宣教情况。在每个销售网点售卖的不同种类食用盐中,各抽取1袋作为样品,记录其品牌、生产厂家、外包装标示的碘含量范围等信息。结果共调查食用盐销售网点1189个,其中大型超市、中型超市、小型超市(便利店、零售店)、菜市场(农贸市场)、盐业专卖店分别为157、197、760、74、1个;位于城区、郊区、农村的销售网点分别为438、99、652个。其中12.11%(144/1189)的销售网点碘盐、非碘盐均有销售。1189个销售网点共销售食用盐2004036袋,销量中位数为250袋,不同规模和地区销售网点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H=57.97、39.59,均P<0.001);碘盐总体销量高于非碘盐(Z=-6.45,P<0.001)。不同价格食用盐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H=80.69,P<0.001)。共调查食用盐样品1740份,包含38个品牌,其中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地方公司占比最高,为70.86%(1233/1740)。外包装标示碘含量<5、18~33、21~39 mg/kg的样品占比分别为4.08%(71/1740)、7.01%(122/1740)、88.91%(1547/1740)。1189个销售网点中,有26.24%(312/1189)的网点了解甘肃省食用盐加碘标准,32.46%(386/1189)的网点设置了防治碘缺乏病宣传牌(标语),59.13%(703/1189)的网点知晓向孕妇推荐食用加碘盐,51.39%(611/1189)的网点主动宣传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结论盐业体制改革后甘肃省食用盐销售网络体系健全,食用盐市场多主体、多品牌、多品种并存,但在销售监管和科学补碘健康教育方面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