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
应急救护
应急救护能力建设
摘要:
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灾害和意外伤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是各类突发事件的伤害主体,多一人会救护,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因此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推动下,我国居民自救互救技能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逐渐提高,但仍普遍存在应急救护保障、应急动员能力不足、居民自救互救和应急避险能力偏低等问题,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不足成为我国健康中国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突出短板,在中小县地区更是如此。
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4R危机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社区、应急救护能力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了永泰县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现状,虽然永泰县积极开展了社区居民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养红十字救护员,在公共场所配备应急救护设备,但仍存在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偏低、应急救护硬件不足、居民参与意愿不高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危机意识不强、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社区应急文化建设落后等。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永泰县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优化路径:打造政府引领、强化居民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加强对非政府组织、民间力量的引导和支持,推进应急救护阵地和公共场所急救设施建设,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强化危机干预,构建社会应急文化宣传立体机制等,为我国县级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和县级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