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丧葬仪式
过渡仪式
农村
文化变迁
摘要: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多元影响,在文化方面表现为现代性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丧葬仪式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农村传统仪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依据各地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丧葬仪式也是一定时期历史文化和人们生活条件的具体表现,能够体现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研究辽北地区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在理论意义上深化了对仪式的研究,拓展了过渡仪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在现实意义上有助于了解现代化对农村的文化生活、人际关系与价值观念的影响。
本文从人类学整体论的视角出发,以辽北地区农村的丧葬仪式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辽宁省铁岭市北部银县胜村作为田野点,胜村位于凡河镇东北部,距离市区比较近,丧葬习俗受到城市习俗的影响发生变迁。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对国外关于丧葬仪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考察,并对国内关于丧葬仪式的历史、我国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宗教对丧葬仪式的影响以及丧葬仪式变迁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形成对丧葬仪式研究较为完整的认识。其次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胜村的丧葬仪式进行实地调研并与主事人、村民等人进行交流,试图全面展示胜村丧葬仪式的现状与变迁。
在对丧葬仪式和胜村的整体情况形成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形成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四、五章。第三章首先以深描的方式对丧葬仪式的现状进行展示,运用范热内普的过渡仪式理论对仪式中三个阶段下亡者与生者的身份转变进行解读,并分析仪式中包含的观念——“灵魂不灭”的生命观和“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在功能理论的视角下分析丧葬仪式所具备的功能,包括个体层面的心理调适功能,社会层面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第四章在文化变迁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丧葬仪式变迁的现状,从流程、用品、参与主体和观念四个方面阐述丧葬仪式的变迁,并从神圣与世俗、互惠与市场化两组视野分析丧葬仪式的变迁特点,探讨丧葬仪式变迁中存在的矛盾。第五章对影响丧葬仪式变迁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结构和思想观念四个角度出发分析丧葬仪式的变迁路径。
本文得出的结论为:首先,丧葬仪式的存在反映了村民对于“孝道”这一传统价值观与对“灵魂不灭”信仰的文化需求,仪式具有心理调适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其次,现代化影响下丧葬仪式的变迁表现为神圣性的减弱与世俗性的增强,村民在仪式中的互惠行为减少,市场化的服务增加,同时丧葬仪式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表现为土葬传统与火葬政策的冲突和仪式中的面子消费与攀比现象;最后,在仪式的变迁中,国家政策的推动、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导致丧葬仪式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为导致丧葬仪式变迁的间接因素。
本文的研究难点为从文化变迁的视角考察丧葬仪式的变迁,研究的创新点为结合神圣与世俗、互惠与市场两个方面对丧葬仪式变迁的特点进行探讨,同时依据理性选择理论探讨火葬与土葬之间的矛盾。本文的研究不足在于只针对胜村的丧葬仪式进行研究,缺少与其他区域丧葬仪式的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