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
骨质疏松症
筛查模型
健康认知
健康信念
摘要:
研究背景: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全球OP患病人数约超过2亿人。中国约有8390万OP患者,到2055年,患病人数将增加到约2.12亿。随着OP社会与经济负担不断增加,OP已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科学运用OP社区筛查对有效防治OP及降低其疾病负担有重要意义,但国内社区尚未广泛开展OP筛查。OP诊断金标准为双能X线吸收法(Dual X-ray absorbtiometry,DXA),常见OP筛查方法为定量超声法(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但DXA、QUS检测尚未具备社区普及应用的条件。OP筛查模型具有简便易操作、综合性能好等特性,其研发与应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已报道的OP筛查模型未充分考虑社区应用实际,可适用性普遍不高。此外,实施OP社区筛查本身即为一种干预措施,国外有研究发现开展OP社区筛查干预可能具有一定成本效益,但独立评价OP社区筛查干预效果的应用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
目的:
(1)调查分析OP社区筛查现况信息。了解被调查社区居民以往接受OP筛查的比例,以及对将来可能开展的OP社区筛查的支持态度、建议筛查方式、开展OP社区筛查的潜在影响因素等信息。
(2)构建与评价OP社区筛查模型。调查社区居民OP患病影响因素、QUS检测的OP筛查结果等,构建OP社区筛查模型,验证OP社区筛查模型区分度、校准度。此外,通过外部样本,评价构建的OP社区筛查模型评估结果与DXA OP诊断结果间一致性,以及与其他相似OP筛查模型间性能差异。
(3)评价开展OP社区筛查对社区居民OP健康认知、OP健康信念的干预效果。利用建立的OP社区筛查模型,分析在实施OP社区筛查干预前后社区居民OP健康认知、OP健康信念水平的变化。
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合肥市各辖区部分社区中,对4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抽样,循序开展横断面调查与随机对照试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OP社区筛查基线研究。横断面调查了解研究对象以往接受OP筛查的比例,以及研究对象对将来可能开展的OP社区筛查的支持态度、建议筛查方式、影响因素等信息。同时,采用专业量表对研究对象OP健康认知、OP健康信念水平进行测评,了解研究对象OP健康认知、OP健康信念基线水平及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OP社区筛查模型建立。通过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确定OP社区筛查模型研究变量。在研究现场开展问卷调查,采用跟骨QUS检测进行OP筛查。以OP筛查结果为因变量,循序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OP社区筛查模型因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完成OP社区筛查模型公式构建与列线图(Nomogram)可视化呈现,采用区分度、校准度验证构建的OP社区筛查模型,采用Kappa值评价构建的OP社区筛查模型与DXA OP诊断结果间一致性,采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评价构建的OP社区筛查模型与其他相似OP筛查模型间性能差异。
第三部分:基于OP社区筛查模型的筛查干预应用。在调查社区内随机选取社区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社区,利用构建的OP社区筛查模型统一对研究对象开展OP社区筛查。对照组社区,不开展OP社区筛查。在实施OP社区筛查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分别进行OP健康认知、OP健康信念量表测评。
结果:
第一部分:OP社区筛查基线研究。该部分共调查样本705例,555例(78.7%)未接受过OP筛查,511例(72.5%)支持开展OP社区筛查,405例(57.5%)建议利用筛查模型/量表(医生辅助问诊)开展OP社区筛查,283例(40.2%)建议利用筛查模型/量表(自查)开展OP社区筛查。OP社区筛查影响因素中,排名前3位分别为OP健康认知水平409例(58.0%)、筛查服务收费标准256例(36.6%)、OP健康信念水平251例(35.6%)。研究对象OP健康认知总得分中位数12.0分,OP健康信念总得分中位数128.0分。
第二部分:OP社区筛查模型建立。该部分共调查OP社区筛查模型建模与验证样本1346例。按照7:3比例,随机选取962例为建模样本,384例为验证样本。共选取15种OP社区筛查模型研究变量,即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折史、OP家族史、食用肉类频次、食用奶类频次、食用蔬菜频次、喝茶习惯、吸烟习惯、饮酒习惯、运动习惯、日均睡眠时间、日均静坐时间、日均阳光照射时间。在建模样本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性别、年龄、BMI、日均静坐时间为OP社区筛查模型因子。根据4种因子回归系数与截距,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可完成OP社区筛查模型的公式构建。建模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