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
脑卒中
二级预防
服药依从性
摘要: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其效果。
方法
1.构建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
(1)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制定中英文检索式,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并归纳分析文献内容。了解国内外相关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干预性研究现状及提升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的措施等。
(2)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抽取洛阳市2个社区符合纳排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影响该人群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的潜在因素及用药过程需求。
(3)通过文献研究和前期质性研究结果,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从性的干预框架,形成干预方案初稿。根据专家咨询和预实验反馈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形成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终稿。
2.验证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
于2023年4月-2023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洛阳市两所社区卫生院选取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各35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在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合理用药自我效能、认知评价和相关临床健康状况指标进行评估。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值±标准差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两组资料比较中,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结果
1.构建干预方案
(1)文献研究: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章,分别从“基本信息(年份、文章类型)、研究对象、干预形式、干预时长及频率、干预措施、结局指标、评价时间”共七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2)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质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共形成3个主题:(1)服药促进因素;(2)服药阻碍因素;(3)用药需求。8个副主题:(1)积极的健康信念;(2)家庭支持;(3)存在认知误区;(4)负性情绪的影响;(5)复杂的服药程序;(6)持续的服药监督机制;(7)定期监测服药指标;(8)正确获取服药信息。
(3)构建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终稿。方案包括四个模块,即健康信息、专业技能、情感支持和决策控制,干预形式为团体干预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其中第六次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干预频率为每周一次,共八次。
2.验证干预方案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总样本流失1例,流失率1.43%,最终纳入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例,其中干预组35例,对照组34例。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和认知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两个月分别填写服药依从性量表、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服药信念量表、认知评价量表,并收集两组患者健康状况指标情况及干预后半年内的疾病复发情况,各项评分分析结果如下:(1)两组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指标、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服药信念、认知评价水平比较,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指标、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服药信念、认知评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后半年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2.86%,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8.82%,干预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1.本研究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结合文献研究、质性访谈、专家咨询和预实验结果制定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方案,明确干预主题、干预目的、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干预时间及地点等具体要求,保证干预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增强合理用药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积极认知评价和服药信念的提升,改善健康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