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
慢性病
老年人
衰弱
预测模型
摘要:
目的:
1.调查郑州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现状。
2.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
3.构建基于列线图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入组于2023年03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郑州市十八里河社区服务中心、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门诊≥60岁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所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本研究。运用FRAIL衰弱量表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状况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版老年抑郁量表(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简易营养评价精法(Short-form 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SF)、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并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R 4.3.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纳入标准为P<0.05。筛选后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能力。
结果:
1.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1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和数据明显有误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回收率93.2%。
2.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382例,其中衰弱组146人(38.22%),非衰弱组236(61.78%)。60-69岁老人207人(54.19%),其中衰弱的有60人(28.99%);70-85岁老人175人(45.81%),其中衰弱的有86人(49.14%)。男性203人(53.14%),男性中衰弱的有62人(30.54%);女性179人(46.86%),女性中衰弱的有84人(46.93%)。
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饮酒、尿失禁、便秘、慢性病数量、药物数量、住院频次、锻炼频次、握力、久坐时间、跌倒频次、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吸烟、BMI、家庭关怀、抑郁状况、营养状态、日常行为能力对衰弱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2.97,95%CI 1.39-6.37,P=0.005);女性(OR=3.74 95%CI 1.04-13.39,P=0.043);便秘(OR=2.98,95%CI 1.30-6.83,P=0.010);握力下降(OR=3.24,95%CI 1.57-6.70,P=0.002);认知功能下降(OR=2.06,95%CI 1.08-3.95,P=0.029);药物数量等级增加(OR=4.73,95%CI 2.88-7.77,P<0.001);住院频次等级增加(OR=3.27,95%CI 1.92-5.55,P<0.001);跌倒频次等级增加(OR=2.56,95%CI 1.50-4.39,P<0.001)是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
***曲线下面积AUC值0.906(95%CI 0.864-0.938)。预测模型取最佳截断值为0.368,约登指数最大值0.700,此时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86.4%。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进行衰弱预测理论值与实际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35,P=0.374)。
结论:
1.郑州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发生率为38.2%,基层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衰弱问题。
2.增龄、女性、便秘、握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药物数量等级增加、住院频次等级增加、跌倒频次等级增加是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
3.本研究在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s回归建模的方法构建了针对郑州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模型,公式如下:Logit(P)=-16.12+1.09×年龄(70-85岁)+1.32×性别(女性)+1.09×便秘+1.18×握力+0.72×认知功能+1.55×药物数量+1.18×住院频次+0.94×跌倒频次,经检验该模型预测能力良好,可为郑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风险筛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