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效
社区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不断进步,社区社会组织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蓬勃兴起。作为社区治理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组织的成长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数量实现了稳健增长,然而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成效却呈现出显著差异。鉴于此,为了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效能,构建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文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以S社区和J社区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所需资源,分为孵化性资源、增能性资源、替代性资源。其中,孵化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源和资金,还有场地资源;增能性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社会政治与体制资源以及组织运行机制资源;替代性资源包括其他另外可寻找到的资源供给。本文通过建构两个社区的孵化性资源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体系,增能性资源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体系,替代性资源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体系的分析框架,从中探讨出两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效产生区别的原因。
通过笔者几个月的实践调查经验,笔者将组织内部运行情况、组织自主性、组织公信力,组织目标和方向以及居民活动参与度等指标用来作为评判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效的标准。在孵化性资源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的规模结构和专业度区别导致两个社区社会组织内部运行效率和居民参与产生差别,场地资源区别导致两个组织活动开展规模和效率产生差别,资金和物资区别导致两个组织自主性和组织整体运行产生差别。根本原因是导致事物结果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孵化性资源的区别是导致两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效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在增能性资源的影响下,信息资源区别导致两个组织公信力和组织获取社区信息完整度产生了差别,社会政治与法制资源区别导致两个组织发展目标和方向产生了差别,运行机制区别导致两个组织整体运行效率产生了差别。重要原因是导致事物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增能性资源区别是导致两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产生成效产生差别的重要原因;在替代性资源的影响下,J社区没能发展出自主性,因此没能寻找到替代性资源,S社区通过参加其他区级的公益创投项目资金提高了组织自主性,企业运营资金也促进了组织运行。发展性原因是导致事物结果的另外存在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替代性资源区别是导致两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效产生差别的发展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