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应急管理
社区
突发事件
柔性治理
协同治理
摘要:
受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影响,自然与社会风险交织,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形势,随着国家治理重心的下移,加强社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四川天府新区于2014年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诸多的风险隐患与矛盾纠纷,亟需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应急管理体系,而社区应急管理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天府新区积极推动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制定了建设方案(包括建设内容和考评办法),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推进。通过应急能力建设,社区应急能力得以提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了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持续推进。
以往关于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研究偏重于对“能力”的探讨,对能力的“建设”关注偏少。本文聚焦于“建设”层面,基于柔性治理和协同治理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天府新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参与主体单一、建设形式化、建设缺乏持续性。进一步分析得出问题成因:一是建设路径与手段刚柔失衡,二是多元主体应急自治共治意识不强,三是政社二元治理结构中社会基础薄弱,四是科层制下建设悬浮于社区运转。
为消除以上因素带来的影响,推动社区应急能力建设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第一,秉持柔性治理中的人本理念,从提升建设指标的灵活性、建立人性化评估机制和完善持续保障规划三方面着手,优化建设路径与手段。第二,基于柔性治理理论,构建政府与治理伙伴、治理对象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采取鼓励、帮助、引导等非强制性手段,培育社区应急自治、社会应急共治以及公众主体参与意识。第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引导、扶持等柔性手段,从加强对社区应急资源的保障支持、推动应急类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增强公众应急素质三方面着手,夯实社区应急协同治理基础。第四,建立嵌入式建设模式,加强建设与社区日常工作、居民日常生活的融合,推动建设从运动式治理向常态化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