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隆林革步壮
衮服
文化功能
改良创新
摘要:
近年来,传统民族文化日益受到国家重视,服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艺术载体,是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强调民族自信的背景下,传统民族服饰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然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服饰不仅难以保持其最原始的形态,而且由于其过于强调外在形式和符号表征,而忽略了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以上传统民族服饰存在的局限难以实现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活态传承。因此,对传统民族服饰的改良创新是推动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本研究以广西隆林革步壮传统民族服饰——衮服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功能理论,结合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的“功能”与“需要”概念,对服饰的三大文化功能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类学实地考察方法,从“地域”、“物”两个层面明确隆林革步壮衮服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找寻革步壮的相关文化需求,明确隆林革步壮衮服的三大文化功能:增强革步壮环境适应能力、促进革步壮社会交往、满足革步壮精神需求。在充分认识到隆林革步壮衮服具有的文化功能后,针对其改良与创新三个设计原则:文化性、功能性、适应性,本研究提出民族服饰有效改良创新应保持其文化连续性,彰显实用主义,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不断调整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动态平衡。依据改良创新设计原则,探究隆林革步壮衮服改良创新设计策略:核心文化元素的保留、实用功能的融入、文化主体的参与。借鉴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的知识创造理论方法指导本次改良创新设计实践,构建隆林革步壮衮服改良创新的设计流程。采用基于SECI模型的协同设计模式,组建一个以革步壮手艺人、本土居民和专业设计者为主的协同设计团队,依次从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隐化四个阶段系统展开协同设计,让衮服文化主体共同参与到隆林革步壮衮服的改良创新实践中。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通过改良创新实现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隆林革步壮衮服的实物研究,提供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