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广场舞
社区
群众文化活动
摘要:
广场舞作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基层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研究广场舞在社区文化中的功能价值与实践路径,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广场舞不仅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以秧歌、采茶舞和锅庄舞等特色形式延续民俗记忆,将民间艺术转化为居民日常身体实践,更通过广场这一公共空间,打破“邻而不亲”的社区隔阂,成为居民强化社交互动与身份认同的纽带。其低门槛、强参与的特性,为中老年人提供了身体锻炼与情绪调节的双重依托,通过音乐节奏与集体互动减轻身心压力。然而,当前广场舞实践中存在组织管理无序、空间适配不足和内容同质化明显等问题,如多队伍争抢场地、噪声引发矛盾、与儿童活动等功能重叠及曲目单一等。对此,需通过“政府引导+居民组织”协同机制规范活动规则、“错峰共享+功能分区”策略优化空间利用以及“传统元素+现代表达”推动内容创新,最终推动广场舞从自发活动向有序文化转型。文章先论述了广场舞在社区群众文化中的功能,然后剖析了广场舞实践中面临的难点,最后提出了广场舞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实践路径,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