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区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评分
摘要:
目的评估社区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及控制现状,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郑州市金水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入选已确诊ASCVD或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评分为高危的居民,分析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及控制情况。结果共纳入4357名心血管疾病高危居民,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占前3位的分别为高血压(75.44%,3287例),糖尿病(49.00%,2135例),高脂血症(47.05%,2050例)。其中女性“三高”患病率更高。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率分别为59.96%(1971/3287)、51.48%(1099/2135)和40.39%(828/2050),治疗达标率分别为59.23%(1947/3287)、42.81%(914/2135)和24.15%(533/2050)。危险因素聚集现象显著(≥2种危险因素者占60.45%)。在糖尿病患者中,同患“三高”者血糖达标率最低。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随共病种类增加,降脂治疗率增加,但血脂控制达标率下降。与ASCVD居民比较,China-PAR评分为高危的居民中,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率更低(55.02%比73.18%,χ^(2)=88.789,P<0.001),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率更低(48.12%比62.78%,χ^(2)=31.873,P<0.001),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率更低(36.35%比50.97%,χ^(2)=35.833,P<0.001),但血脂达标率更高(28.79%比11.99%,χ^(2)=21.218,P<0.001)。结论社区心血管高危人群呈现“两高两低”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发、多重危险因素聚集;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危险因素暴露及控制情况存在性别及人群间差异,亟待进一步优化社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管理,针对不同人群实施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