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末民初
北京话教科
中国形象
文化
摘要:
近年来,国家形象塑造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一环,引起了各方学界的关注。汉语教科书作为呈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文本材料。明治维新后,为了满足当时的汉语教育需求,日本涌现出了大量的本土化汉语教材。从历史和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明治时期日本的汉语教科书实质上代表了一种文化与语言的交融,不仅传递了语言知识,更反映出中国形象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塑造和理解的。本篇论文是从汉语国际教育与国家形象塑造的角度,研究日本近代驻华大使馆翻译生吴启太、郑永邦所著的《官话指南》。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编者生平、编写背景、版本情况、教材的体例和主要内容。第三章先阐明文化和国家形象二者间的关系,再结合《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对《官话指南》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类量化统计,为分析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第四章主要描写清末民初北京官话教科书所反映的晚清社会状况,从他者的角度反观教科书素材在国民经济、政治外交、民俗文化等方面反映的晚清时代北京社会图像。第五章先结合时代背景对《官话指南》的历史意义与影响做出评价,从史学的角度发掘教科书的文献价值,最后总结出教科书对当代国际中文教育塑造国家形象的启示。第六章总结全文内容,并对本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