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消极确认之诉
证明责任
公平原则
分配体系
摘要:
近年来,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实务中消极确认之诉的实例不断出现,如确认债务不存在的诉讼、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以及不侵权确认的相关诉讼等,然而随着审判实践的深入,一系列相关问题随之显现,其中证明责任分配相关问题尤为明显。鉴于消极确认之诉具有其特殊性,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并不能直接于其适用,而我国《民事诉讼法》亦并未对其进行针对性规定,仅在批复中做出个案批复以供参考,司法实践中,因消极确认之诉中的当事人存在相关证明责任分配的问题,致使个案正义无法实现、各地法院出现裁判不一等情形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简要厘定消极确认之诉概念,分析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学说,通过典型案例引出我国现有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情形,为后文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研究奠定基础。第二,分析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问题,通过openlaw案例分析和法院、律所调研等实证分析方法,结合消极事实举证责任的分配,从立法缺位、被告证明原则以及主要待证事实模糊等方面分析现有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引出下文成因分析和体系构建。第三,对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分析消极确认之诉的特殊性,证明责任实务认定的局限性以及实体法与程序法衔接等方面,对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化,为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体系构建做准备。第四,结合前述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从其证明责任前端控制、证明责任的具体分配以及显失公平原则、承担证明责任方减轻主观证明责任、加重非承担证明责任方证明负担等证明责任分配调整机制方面,对消极确认之诉中的证明责任分配提出完善建议,试图构建一个关于消极确认之诉的明确的证明责任分配法律体系。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资料分析法,以相关消极确认之诉案例的研究以及法院调研为基础,分析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国内外对消极确认之诉及其证明责任的研究,依托我国实践,借鉴国外所长,跳出仅研究原、被告证明责任分配的局限,试图构建一个从诉前控制到原、被告证明责任分配进而证明责任分配调整的较为完整的能够明确双方当事人证明责任并适当调整以保证实质公正的消极确认之诉证明责任分配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