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法院
速裁程序
问题
研究
摘要:
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比于曾经落后的时期,社会的犯罪率伴随着经济与法治的不断提高,重大刑事案件有了一定的比例减少,但在重大刑事案件减少的同时,轻微刑事案件却在不断提升。在社会环境不断变换的情况下,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减轻司法工作人员压力、实现轻微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以及落实保障犯罪嫌人的权利成为“以审判为中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点。2014年我国在18个城市开展了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工作,经过4年的摸索与实践,速裁程序于2018年正式入法。速裁程序的正式入法不仅仅表明了我国对于实现司法体制改革的决心,也在一定层面巩固了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基础。本课题以华东基层人民法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资料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其在实践中的运行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深入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速裁程序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有所借鉴。
绪论部分总结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现状,并结合了国外学者的观点以及国内学者、司法工作者的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了Y县法院速裁程序的概况。首先,论述了选取Y县法院为研究地点的原因,并从其区位条件、个案数量及案件种类三个角度进行。其次,对本文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分析,包括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查工作以及资料的搜集。最后,对本次研究所采取的方法进行总结,具体为访谈法、统计法、案例研究法。
第二部分是对Y县法院刑事速裁程序案件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归纳分析。主要是2021至2023年近三年速裁案件的案件类型、数量以及其他数据进行一个收集与归纳,并以表格与文字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分析,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Y县法院速裁程序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笔者在实地考察和与当事人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发现速裁程序适用范围较小,值班律师制度运行效能低效,庭审程序形式化严重等问题较为严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力求找出其中的缘由,并通过个案加以证明,从而保证本课题的科学性与可信性,为后文具体实施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是针对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之策,如减少速裁程序的适用限制、提高速裁程序的适用比率,取消一些关于制度性的禁止性规定;完善值班律师制度、提高值班律师的薪资待遇、带动其积极性以及加强法律援助宣传的力度的法律规定的职能;增加各司法机关办案意识、强化速裁程序的制度激励;加强审查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在审判内部系统实现速裁案件的智能分流体系以及重视被害人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