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
效用
程度
政策规定
政府
公共管理理论
代表
和平
理论困境
摘要:
诸如教育(学校)这样的物品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确是一个理论难题。公共管理理论对此做出了一个“物品的效用可分性程度(从0到100%)”的特设性假设,而这个假设损害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划界的基础即“物品效用可分性”这个概念的意义。其结果是,对诸如教育(学校)这样的物品进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划界时,其标准不在于物品是否具有效用可分性这样所谓天然的固有属性,其划分依据是一个社会标准,代表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和平衡的结果。哪种物品应该是公共物品,是何等程度的公共物品,在绝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认同,现实中往往是由法律或政府的临时性政策规定所决定的。【摘要】诸如教育(学校)这样的物品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确是一个理论难题。公共管理理论对此做出了一个“物品的效用可分性程度(从0到100%)”的特设性假设,而这个假设损害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划界的基础即“物品效用可分性”这个概念的意义。其结果是,对诸如教育(学校)这样的物品进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划界时,其标准不在于物品是否具有效用可分性这样所谓天然的固有属性,其划分依据是一个社会标准,代表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和平衡的结果。哪种物品应该是公共物品,是何等程度的公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