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管理理论
管理实践
转化
效能
指标体系
摘要:
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管理研究为管理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管理实践为管理研究提供研究的来源。但就目前来看,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在互动方面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而这种脱节现象的存在与管理理论实践转化的全过程及理论实践转化的效果和反馈存在密切关系。如果管理理论实践转化的预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那么管理研究和实践的互动性将会增强,脱节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基于此,本文在对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知识转化过程的研究基础上,引进了效能的概念,通过构建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效能指标的方式来评价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价值。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效能的内涵、特点和要素;其次,本文以管理理论研究和知识转化为基础,提出了衡量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效能维度,将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效能分为了管理研究实践预期效能、转化过程效能和应用的结果效能三部分;第三,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团队讨论等方式获得了衡量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效能的指标,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衡量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效能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研究的过程,对如何应用该指标体系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建议。通过调查和计量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本研究构建了衡量管理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效能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一级指标3个——管理理论实践预期效能、转化过程效能和实际应用结果效能,二级指标9个——研究者特征、研究成果特征、研究过程特征、转化应用领导者者特征、转化应用环境特征、转化应用接受者特征、人力资源绩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效益提升,三级指标42个。该指标体系从理论研究、理论转化和转化后产生的效果对效能进行评价,既保证了衡量管理理论实践价值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又有利于解决当前管理者与实践者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互动出现问题原因的争议,实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