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长重短轻
音节划分
音节长短
重音
起始对应律
结尾对应律
摘要:
不少前人观察到,长音节倾向于有重音(长重),短音节倾向于无重音(短轻),不过反例似乎也很多。比如,根据电子词典CELEX的标注,英语有7401个单语素词,共含11947个音节,其中长重的反例(长却轻)占18%(如routine[ru:][’ti:n]①“惯例”的第一音节、cactus[’kæk][təs]“仙人掌”的第二音节),短轻的反例(短却重)占12%(如happy[’hæ][pi]“幸福”和city[’sɪ][ti]“城市”的第一音节)。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为对象,全面考察各种反例。汉语的事实相对清楚,长重短轻主要反映在普通音节和轻声音节的区别上(Chao,1968:38;林茂灿、颜景助,1980,1990;罗常培、王均,1981:135)。在英语中,反例主要源于对英语音节划分及重音标注的片面理解。关于音节划分,前人有三个错误假设(Kahn,1976;Jensen,2000):第一,音节划分先于重音指派;第二,音节划分基于声母优先;第三,所有辅音都在音节之内。本文认为:音节划分和重音指派是同步完成的,无先后之分(Duanmu,2019);而且,词尾的辅音不一定都在音节之内,有的可以处于音节之外(extrametrical,Hayes,1980;Halle&Vergnaud,1987;Duanmu,2008)。关于重音标注,本文同意Chomsky&Halle(1968)的观点,即非弱化元音皆有重音(主重或次重)。根据正确的音节划分和重音标注方法,反例最多只占1%。因此,长重短轻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充分的证据,不只是一种倾向,而是音系理论中的一条重要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