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联合音乐活动
合作行为
自闭特质
人际同步
节奏
摘要:
在当今社会,音乐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交活动,被视为促进人际互动和增强合作行为的重要工具。研究表明,联合音乐活动(如音乐合奏表演、高效互动音乐小组课程等)通过节奏、旋律音调和表演的同步,不仅能提升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和社会纽带的建立。然而,高自闭特质个体常在社交情境中面临挑战,包括情感交流困难和合作意愿不足。这些问题可能与其在节奏感知和人际同步能力上的缺陷相关,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其合作行为的表现。因此,联合音乐活动是否能通过改善节奏感知与同步能力,提升高自闭特质者的合作行为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研究以自闭特质为视角,探究联合音乐活动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以期为改善高自闭特质者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愿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本研究包含四项子研究。研究一构建了联合音乐活动影响合作行为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整体假设,阐释了联合音乐活动如何通过增强共情能力和促进人际同步来影响合作行为,并探讨了节奏感知能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二通过实验验证了联合音乐活动、自闭特质与合作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对312名被试的心理测量结果表明,自闭特质与社交能力和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同时与音乐感觉运动体验的强度负相关,提示高自闭特质者在音乐感觉运动方面存在异常。研究三进一步聚焦于高自闭特质个体在联合音乐活动中的认知与行为特征,对比了36名高自闭特质者和36名低自闭特质者在音乐节奏感知与节拍感知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高自闭特质者在节奏分辨上表现更敏感,但在节拍识别准确性上显著低于低自闭特质者,尤其在二拍子节拍的律动感知方面表现较差。为进一步探讨联合音乐活动对高自闭特质者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四设计了基于HYCGI体系吉他教学模式下的音乐干预训练。56名高自闭特质者被随机分配到高密度人际同步(28人)或无人际同步(28人)的音乐训练条件,训练前后接受了“囚徒困境”测试,以评估其合作行为倾向。结果显示,高密度人际同步组的合作行为倾向在音乐干预后得到显著提升,而无人际互动组未表现出类似的效应,表明联合音乐活动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依赖于人际同步。
本研究揭示了联合音乐活动与合作行为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节奏同步能力在情感交流与人际关系中的核心作用,并验证了联合音乐活动作为合作行为干预手段的有效性。研究为未来音乐教育和治疗干预提供了新思路,建议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音乐活动在其他社交情境中的应用,并关注音乐的艺术性与社会功能兼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