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口吃
范畴感知
声调
塞音
噪音
摘要:
关于口吃群体,比起言语产出,其言语感知的研究相对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言语感知对口吃研究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把范畴感知实验范式用于研究口吃人群言语感知是近年来的事情。关于口吃与非口吃群体在声调和塞音的嗓音起始时间(VOT)上是否存在差异学界研究匮乏,已有研究尚存在相互矛盾的结论。前人用范畴感知范式研究口吃群体感知能力基本上在安静条件下开展,很少在噪音条件下进行,而在同一个研究中,同时采用安静和噪音条件下的刺激去做对比研究的非常少。前人关于口吃范畴感知的研究仅限于粤语和德语为母语的口吃受试,本学位论文首次针对普通话为母语的口吃群体探究口吃人群范畴感知的情况。
本学位论文基于感知磁吸效应和言语知觉运动理论,通过采用范畴感知范式,主要探讨口吃与非口吃成人在安静和噪音条件下感知声调(基频加工)和塞音嗓音起始时间(时域加工)上的差异,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口吃与非口吃成人组分别在安静和噪音条件下对声调/i1/-/i2/范畴感知有何差异?
2.口吃与非口吃成人组分别在安静和噪音条件下对VOT/pa1/-/pha1/范畴感知有何差异?
本研究共招募了 38名受试,其中非口吃成人20名,口吃成人18名。每位受试均参加了两个范畴感知实验,一个实验使用9步声调/i1/-/i2/连续统作为刺激(包含安静条件下的声调刺激和-10db信噪比噪音条件下的声调刺激),另一实验使用9步VOT/pa1/-/pha1/连续统作为刺激(包含安静条件下的VOT刺激和15db信噪比条件下的VOT刺激)。每个范畴感知实验都包含了辨认任务与区分任务。数据分析主要关注辨认任务中的边界位置,边界宽度和反应式以及区分任务中的敏感d值,峰界d值和反应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果:
1.对声调的范畴感知实验中,在辨认任务里,非口吃成人组比口吃成人组在噪音条件下边界位置更大,但在安静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边界宽度上没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但边界宽度在安静条件下比噪音条件下都小。在区分任务里,敏感d值和峰界d值上都没有显著性组间差异,但两个组范畴间的敏感d值比范畴内的敏感d值显著要高,同时安静条件下的敏感d值比噪音条件下的敏感d值显著要高。此外,两个组在安静条件下的峰界d值比噪音条件下的峰界d值显著要高。以上结果表明:对声调的范畴感知实验中,非口吃成人组和口吃成人组有着相似的范畴感知能力。关于反应时,不管在安静还是噪音条件下,非口吃成人组比口吃成人组在区分任务中的的反应时显著更短,这反映出口吃成人组在范畴感知声调中感知加工速度比非口吃成人组慢。
2.对VOT的范畴感知实验中,在辨认任务里,组别在边界宽度上有显著性趋势,非口吃成人组比口吃成人组的边界宽度小,意味着非口吃成人组对VOT的范畴感知能力更强。此外,两个组的边界宽度在安静条件下都比在噪音条件下显著要小。在区分任务里,非口吃成人组的敏感d值比口吃成人组的敏感d值在安静条件下显著要高,但在噪音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非口吃成人组在安静条件下对VOT的范畴感知能力更强。两个组范畴间的敏感d值比范畴内的敏感d值显著要高,同时安静条件下的敏感d值比噪音条件下的敏感d值显著要高。此外,两个组安静条件下的峰界d值比噪音条件下的峰界d值显著要高。以上结果表明:对VOT的范畴感知实验中,口吃成人组在安静条件下的范畴感知能力比非口吃成人组的要差。关于反应时,同样不管在安静还是噪音条件下,非口吃成人组比口吃成人组在区分任务中的反应时显著更短。
本研究的结果佐证了感知磁吸效应和言语知觉运动理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本研究的发现能促进我们对口吃人群更多的了解,且对如何帮助口吃人群提供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