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保安语
辅音
语言接触
摘要:
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强势语言会影响弱势语言,语言接触是语言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随着普通话的使用和普及,保安语在与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在保安语中辅音[s]和[ts]在与汉语的接触中发生的变化。作者从一名保安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发现大多数保安语使用者将辅音[ts]发成[s]。对于同一词,保安语使用者中存在同时使用辅音[s]或[ts]两种情况。为了找出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及寻找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对于[ts]发音的影响,本文作者就[ts]和[s]的发音做了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录音的方法研究了辅音[s]和[ts]的发音情况。本文从高李村和甘河滩村进行系统抽样,样本容量为150人。被试者性别、年龄和教育背景都不同,且全是在高李村和甘河滩村中能用保安语交流的村民,在十岁之前没有在其他地方生活超过三年。调查步骤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诱导性话题和读词。被试者话语中都含有辅音[s]和[ts]。录音之后,作者将其进行撰写,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将数据进行分类,在每组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首先是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的保安语积石山方言使用者,其皆能准确发出辅音[s],然而90%的该语使用者将辅音[ts]发成[s]。对于其余能准确发出辅音[ts]的10%的人群,研究发现性别对其发音无影响,而年龄和教育水平对发音有影响。就年龄来说,其中20-35岁的发音人对于[ts]的发音准确率最高。就教育水平来说,发现受过教育的发音人准确率比未受教育高。且研究结果得出受教育水平越高,准确率越高。发音的变化主要是由语言接触导致的。引起语言接触的第一个原因是学校教育。在学校中汉语是主要语言,因此在学校中学生主要用汉语进行学习和交流。在此过程中,使用者会发现汉语和保安语在发音以及使用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会将汉语中一些规则应用到保安语中。第二个原因是工作需要,对于大多数保安人,保安语的使用场所仅仅在家庭。第三个原因就是通婚或者与其他民族的人聚居。这是导致保安语在家庭中使用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保安语辅音[s]和[ts]进行研究。本研究对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积累了经验,并且丰富了语言接触研究。此项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民族志等相关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