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言态度
英语口音
言语变体实验法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英语变体的产生及世界英语理论的发展,关于新英语变体及人们对不同英语变体的态度的研究多了起来。许多中国研究者研究了英语学习者对英国英语,美国英语等标准英语的态度,非英语本族语国家的英语却鲜少涉及,例如:新加坡英语,法国英语。因此,在本研究中,一些非英语本族语国家的英语将被包含在内。本研究试图调查中国大学生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本研究的对象为某高校76名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主要采用了言语变体实验法,问卷及访谈的形式,研究涉及了九种英语口音: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菲律宾英语,新加坡英语,法国英语,日本英语和韩国英语。研究对象对这九种口音进行了识别,并在六级语义区分量表的基础上为这九种英语口音的朗读者打分,该量表共有31个特征词。随后,研究者还对12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定量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对英国英语的识别率最高,紧随其后的是韩国英语,美国英语和印度英语,研究对象难以识别其他五种英语口音。研究对象对英国英语的评价最高,美国英语紧随其后,对法国英语评价最低。总体来说,研究对象对内圈英语口音的评价显著高于外圈及发展圈英语口音。英国英语在四个维度上(社会地位,能力,亲和力,个人魅力)都得到了最高的评价,美国英语排列其后。在亲和力维度上,新加坡英语评价最低。法国英语在个人魅力维度上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日本英语在社会地位,能力,个人魅力三个维度上的评价均为最低。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可理解性,英语的起源,熟悉度,国家的国际地位及语言活力和素质这五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对象对这九种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本研究丰富发展了社会学领域的语言态度理论,为中国未来的英语变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中国英语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学生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有利于创建更合适的外语教育政策及教学模式,有利于选择更好的教材及教学方法。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教授多种英语变体知识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