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语官方语
声调
音节
听辨
发音
摘要:
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声调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李"和"力",二者具有相同的声母和韵母,但是声调不同,意义不同。语调语言中单词没有固定声调,但是句末会依靠降调和升调区分意义。来自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普遍认为声调最难掌握,很多学生甚至学了几年汉语依然存在声调问题。英语国家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还包括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如赞比亚、坦桑尼亚等。本文仅以赞比亚、牙买加、加纳等英语官方语国家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声调听辨实验和声调发音实验,全面考察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声调习得情况。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总结了前人对声调本体的研究、英语之外的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声调习得研究、专门针对英语国家汉语学习者的声调习得研究。主要围绕声调感知和声调产出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声调习得实验设计与实施。设计部分介绍了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时间的选取。实施部分叙述了声调习得实验的具体操作。包括问卷的编制、实验实施过程和后期数据处理方法。第三部分,声调听辨实验结果分析。统计并分析了学习者听辨单字调、双字调、三字调的偏误率和偏误类型。对比了三种音节环境下学习者的声调听辨表现,发现听辨偏误率随音节个数的增加而增加,听辨偏误类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即在单字中易出现的偏误类型在双字中也易出现。第四部分,声调发音实验结果分析。统计并分析了学习者产出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偏误率、偏误类型、声学表现、母语者对其发音标准度的评分。对比了两种音节环境下学习者的发音情况,发现双字调中的前字调偏误率与单字调相比,四个声调的偏误率均有所上升。但是后字调较为复杂,上声的偏误率相比于单字调甚至有所下降。学习者不仅存在调类上的偏误,调域偏误也很严重。最后着重对比分析了学习者的听辨结果与发音结果,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即易被听错的声调更易被读错。第五部分,针对英语官方语国家汉语学习者的声调教学建议。主要的教学建议有: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重视声调的语音输入,多做听辨练习;安排声调发音练习的等级顺序;强化学习者的调域意识;利用Praat语音软件辅助教学。第六部分,结语。梳理了声调听辨实验和发音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前人研究进行了比较,总结出本文的创新性及研究价值,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次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改善了赞比亚、牙买加等英语官方语国家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研究近乎空白的局面。文章最后提出的教学建议能够用来指导针对赞比亚等国汉语学习者的声调教学,预测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纠正学习者的声调发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