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塞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通过语音评估归类分析87例4~26岁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方式和错误表现形式;针对性实施语音训练矫正异常塞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分析疗效。结果塞音/t/错误例数最多(82/87),其他依次为/k/(77/87)、/d/(67/87)、/g/(60/87)、/p/(59/87),/b/音例数最少(3/87)。发生率最高的错误方式为擦音化(65.52%),其他主要为不送气化(63.22%)、舌前音化(54.02%)、构音扭曲(33.33%)、双唇音化(32.18%)、舌后音化(18.39%)、辅音脱落(17.24%)。经过2~10次语音训练,8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1例(81.61%),部分治愈16例(18.39%),塞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67.97±18.56个减少到训练后的4.03±2.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1,P<0.001)。结论本组FAD患者异常塞音发生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t/、/k/、/d/、/g/、/p/、/b/,构音方式错误主要为擦音化、不送气化、构音扭曲、辅音脱落,构音部位错误主要为舌前音化、双唇音化、舌后音化;根据错误部位及错误方式集中开展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有效矫治塞音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