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方言
连读变调
轻声
语调
摘要:
天津方言尽管与普通话存在高度相似性,但凭借其复杂的连读变调规则、轻声、儿化等语音现象,仍为汉语跨方言研究贡献了诸多重要例证,是汉语语调类型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天津方言语音与音系系统、语流音变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回顾天津方言语音音系研究现状、成果及待深入探究的话题。综述研究发现,尽管天津方言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研究高潮,汇集了丰富的语音及音系研究成果,但上述研究在词汇韵律(lexical prosody)和后词汇韵律(post-lexical prosody)层面呈现出显著不均衡的状态,即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词汇韵律层面(如复杂的连读变调规则等),后词汇韵律如语气、焦点等语音音系话题、声调与语调的互动关系、天津方言特色词汇(如疑问代词兼语气词“嘛”)、句法与语音音系之间的互动研究仍留有空白。具体而言,词汇韵律层面,研究空间依然广阔。现有研究中产出和感知研究不均衡,产出实验偏多,感知实验不足。例如天津方言发生连读变调时,前字在调型上的变化是“半中和”还是“完全中和”还有待深入讨论。再如,现有实验语料以单念和双字组为主,少有研究剖析不同句法结构、韵律结构及焦点对连读变调的影响。此外,对天津方言连读变调和轻声变调域的讨论还不充分,天津方言连读变调的作用域是韵律词还是韵律短语,抑或与句法结构相关,还有较多产出和感知研究的空间。由于后词汇韵律层面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天津方言语气、焦点的讨论还少有涉及。现存少量的几项研究探讨了天津方言单字或叠字的声调与语调互动关系,其相关研究结果,如出现在天津方言疑问语气下句末边界处的浮游调等,已初步证实了天津方言在后词汇韵律层面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话题包括天津方言独具特色的词汇韵律(如连读变调、轻声等)与语调之间的交互作用、其在实现焦点、表达不同句子类型过程中的语调特征等。立足天津方言进一步开展句子层面的语调研究,势必会为汉语方言语调类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