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影子跟读法
同伴互评
声调
语调
摘要:
截至目前,在日语教育研究领域,语音学研究以及语音教学实践一直被认为是研究较少的领域。中国国内的日语教育领域研究现状亦是如此。迄今为止,国内日语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语音教学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单音研究领域,针对日语发音体系以及音律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尚显不足。基于即使音律不标准,也有可能理解话语内容这一学术观点,以往的语音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音律特征,但不标准的音律不但有可能严重影响对话语内容的理解,而且容易导致对学习者日语能力评估不准确的问题。另外,发音偏误的确认以及评价反馈需要日语教师具备专业的语音学知识,而非日语母语教师,甚至日语母语教师,都有可能存在不知道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授发音的困惑,从而产生对发音教学缺乏自信心的现象。然而,我们不能把学习者的问题置之脑后。如果每位教师能够发现并处理每个学习者的发音问题固然很好,但这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并且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应对。因此,除了教师的指导之外,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者之间进行及时反馈,使学习者了解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国初级日语学习者为考察对象,对日语声调和语调领域的语音教学法进行了探析。本研究旨在通过有效整合影子跟读法以及同伴反馈两种教学方法,提高日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习者的日语发音。本研究内容包括,影子跟读法和同伴互评整合教学系统的建构以及教学系统给日语学习者发音带来的语音变化(研究Ⅰ),同伴互评反馈活动的实践分析(研究Ⅱ)。
研究结果1:影子跟读教学法和同伴互评整合教学法的效果
研究Ⅰ以8名中国初级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调查。首先,建立了一套在线(同步)影子跟读练习和同伴互评系统,以实现影子跟读练习和同伴互评整合教学效果,其次根据建立的教学系统详尽分析了10次语音教学过程中声调以及语调变化的趋势。研究Ⅰ的结果表明,该语音教学系统对日语声调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对语调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声调方面,所有被试的声调偏误均有所改善,平均偏误减少率为9%,这一结果验证了该教学体系对声调改善的积极影响。在语调方面,句末为「か」的问句语调很少出现偏误现象,语音教学的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句末为「ね」的语调,被试的数据显示:句末降调表示同意的「ね」准确率较高,而句末升调表示确认(提醒)的「ね」准确率较低且不同被试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果2:同伴互评反馈活动的实践分析(研究Ⅱ)
基于研究Ⅰ的研究结果,研究Ⅱ将重点放在跟读发音练习互评系统中学习者之间的同伴互评反馈活动实践环节,通过10次语音教学环节来分析本研究语音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分析同伴反馈活动的实际实践过程,探究导致学习者语音变化的原因。研究Ⅱ的分析结果显示,10次同伴互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出现了四种明确性反馈类型,分别为“指出偏误类型”(12.4%)、“指出偏误位置”(39.2%)、“提示正确的句子”(23.7%)和“解释说明”(22.7%)等反馈类型。此外,在第5次教学活动中,还观察到同伴纠正发音之前有意识地纠正自己发音的自我监控现象。学习者针对同伴反馈的反应而言,观察到初期的同伴反馈不准确的现象(如第2次课堂),学习者能够意识到同伴的建议(如第1、2、5次课堂),但最终没有纠正偏误的现象,也有学习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同伴反馈后成功纠正的现象,学习者在接受同伴反馈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成功纠正偏误(第3、4、7、8、10次课堂)的现象,学习者在重复自己的发音时自己成功纠正了自身的发音问题,而不是通过同伴反馈进行纠正(第5次课堂)等现象。这些现象都在表明,同伴互评在语音练习中发挥有效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之间的同伴互评反馈活动可以提高学习者自身的发音监控能力,学习者通过同伴的发音,对自己的发音进行自我纠正,还可以帮助同伴纠正发音。影子跟读法和同伴互评整合教学法不但对日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有积极影响,同伴互评协作与评价的方式还可以减轻日语教师繁重的发音反馈教学任务。如果能够支持学习者的发展,让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