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准河南话
中原官话
语言变异
语音
语调
摘要:
本文将运用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以四师六十四团的“准河南话”和居住在六十四团的3个不同年龄组的6名女性和7名男性发音人为研究对象,对比河南本地的中原官话分析其中的异同,通过《方言调查字表》收集发音人的语言材料,并用软件Praat6037win32对语音数据进行转写和分析,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分析了四师六十四团的“准河南话”与河南中原官话在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及声调系统之间的差异,以探究兵团“准河南话”的变异现象、发展趋势以及变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六十四团兵团方言和河南本地中原官话,发现军垦第一代人主要使用他们各自的家乡方言,六十四团语言变体的主要使用者是军垦第二代人,而军垦第三代人主要使用普通话。在声母系统方面,六十四团兵团第一代人的声母系统的都与河南本地中原官话相比并无太大变化。而兵团第二代人和第三代人的声母系统和普通话相近,尖团音混读情况越来越少;在韵母系统方面,六十四团第一代人基本保留河南中原官话特征,第二代人和第三代韵母系统发生的改变最为明显;在声调系统方面,六十四团第一代人的声调系统明显的展示出原籍语言的特点,六十四团第二代人的声调调型也基本与中原官话一致,在继承中原官话的声调特点的同时带有普通话的特点。六十四团第三代人声调系统中,河南话几乎消失,被普通话取代。兵团第三代人普遍接受过更高的教育,在普通话普及趋势下,兵团第三代人对普通话的运用也更加娴熟,变异趋势是兵团河南话正在向普通话靠拢。六十四团语言变体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因为语言接触,如受到河南中原官话的影响;第二是因为年龄、性别不同导致对六十四团语言变体的使用情况不同;第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言语社区,在这样特殊的社区形式下,形成了六十四团独特的语言变体——“准河南话”。